[发明专利]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7975.0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82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曲伟菁;黄勇;周巍;蔡洪亮;孙淑贤;周善石;胡小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19/42;G01S19/45;G01S19/50;G01S19/33;G01S19/37;G01S19/24;G01S19/28;G01S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延慧;李红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lr 星间链路 联合 方法 | ||
1.一种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00,根据星间观测数据确定非线性化的星间观测方程;
S200,根据SLR观测数据确定非线性化的SLR观测方程;
S300,根据卫星运动方程和非线性化的卫星定轨观测方程确定状态转移矩阵和线性化的卫星定轨观测方程;
S400,根据所述非线性化的SLR观测方程、所述状态转移矩阵和所述线性化的卫星定轨观测方程确定线性化的SLR观测方程;
S500,根据所述非线性化的星间观测方程、所述状态转移矩阵和所述线性化的卫星定轨观测方程确定线性化的星间观测方程;
S600,根据所述线性化的星间观测方程和所述线性化的SLR观测方程进行卫星联合定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包括:
确定第一卫星在自身钟面t1时刻接收到第二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ρBA(t1),以及确定第二卫星在自身钟面t2时刻接收到第一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ρAB(t2);
其中,rA、rB分别为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的三维位置,c为光速,clkA、clkB分别为第一卫星和第二卫星的卫星钟差,Δt1和Δt2分别是光行时,τsend和τrcv分别为卫星的发射时延和接收时延,ΔδBA和ΔδAB分别为测距中可精确模型化的误差改正项;
根据以下公式将ρBA(t1)和ρAB(t2)归算至中间历元t0得到所述非线性化的星间观测方程:
其中,dρBA和dρAB为卫星位置和卫星钟差的改正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
所述非线性化的SLR观测方程为:
ρ0=ρ′-(ΔρTD+ΔρRF+ΔρREL+ΔρMC+ΔρRO);
其中,ρ0为SLR观测量,ρ'为SLR台站原始观测距离,ΔρTD为SLR台站位置的潮汐变化的误差,ΔρRF为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效应的误差,ΔρREL为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广义相对论效应的偏差,ΔρMC为测距激光在卫星表面的反射点对质心的偏离,ΔρRO为SLR台站的系统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
所述卫星运动方程及其对应的初始条件分别为:
X(t0)=X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SLR和星间链路的联合定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化的卫星定轨观测方程为:
Y=G(X,t)+ε。
其中,G(X,t)是观测数据Y对应的真值,X是卫星在t时刻的状态矢量,ε是观测数据Y的随机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79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