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7318.6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闫东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涂凤琴 |
地址: | 2017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陷 管理 平台 自动化 bug 提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代码有Bug时,利用采集中心获取安全功能模块的报错信息;利用配置中心预设置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解析报错信息,将报错信息与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缺陷数据信息;将缺陷数据信息提交到缺陷管理平台。本发明集成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工具,实现了缺陷的自动化提交,减少了人工操作,有利于测试过程偶发且不好复现的缺陷提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较为成熟的缺陷管理工具很多,例如:禅道、Jira、QualityCenter等,但是缺陷的创建多数为用户单条提交,或者测试用例执行失败后转缺陷,未实现Bug自动提交,对于Bug类型、Bug根源即缺陷的相关参数也是手工来操作。
另外现有的缺陷管理工具虽然能够支持上传发现问题的附件,但是并没有对问题描述及附件对应关系做校验,如果测试人员附件上传后与描述不符,会导致缺陷认定无效,以及偶发性问题不好进行复现,也不利于缺陷的提交。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陷管理平台不利于缺陷的提交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方法,包括:
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代码有Bug时,利用采集中心获取安全功能模块的报错信息;
利用配置中心预设置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
解析所述报错信息,将所述报错信息与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缺陷数据信息;
将所述缺陷数据信息提交到缺陷管理平台。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功能模块包括功能、接口、安全及性能。
进一步的,在获取安全功能模块的报错信息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报错信息存储至数据库或缓存至本地。
进一步的,所述缺陷类别包括严重类型、次要类型;
其中,所述严重类型包括系统报错、前后端参数错误、返回空值、js报错;所述次要类型包括页面提示信息优化、信息展示不全。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所述报错信息,将所述报错信息与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缺陷数据信息,包括:
将所述报错信息解析为缺陷提交的必要信息,以及根据缺陷类别进行分类,确定缺陷提交的附件,将所述缺陷提交的附件确定为缺陷数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代码有Bug时,利用采集中心获取安全功能模块的报错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利用配置中心预设置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
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报错信息,将所述报错信息与缺陷模板、缺陷类别及项目信息进行对比,确定缺陷数据信息;
提交模块,用于将所述缺陷数据信息提交到缺陷管理平台。
进一步的,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报错信息存储至数据库或缓存至本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缺陷管理平台的自动化Bug提交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7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的杀青工艺
- 下一篇:先进半导体工艺优化和制造期间的自适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