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6426.1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焕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3/04 | 分类号: | B30B3/04;H01M4/04;H01M4/139;B30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01 | 代理人: | 姜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生产 用辊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包括底座、下压辊、上压辊,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竖板,所述支撑竖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压辊与上压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板之间,所述下压辊与上压辊的转轴外壁均通过轴承一转动套设有移动块,所述支撑竖板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移动块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滑板一,所述活动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一,所述限位滑板一与限位滑槽一滑动连接,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实现调节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距离,且通过该机构可以对上压辊与下压辊进行同时调节位置,解决了对比文件中只能调节下压辊的位置,导致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可调节的距离较小,锂电池生产局限性还是较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现有的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两压辊之间的距离都是固定的,不能对不同厚度锂电池极片进行加工,调整起来特别的不方便,导致设备使用的局限性较大;
根据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其公告号为:CN216288569U,该专利通过手握摇臂控制转盘和蜗杆进行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的啮合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通过与两个滑板的螺纹传动并在横板的导向作用下带动两个滑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运动,两个滑板分别通过四个连接板与安装架的配合并在导向槽对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带动安装架进行升降运动,安装架带动下压辊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对下压辊与上压辊的间距进行调节,以便于满足不同厚度锂电池极片进行加工;
但该专利中只能调节下压辊的位置,导致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可调节的距离较小,锂电池生产局限性还是较高,为此,我们提出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锂电池生产用辊压装置,包括底座、下压辊、上压辊,所述底座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竖板,所述支撑竖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压辊与上压辊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竖板之间,所述下压辊与上压辊的转轴外壁均通过轴承一转动套设有移动块,所述支撑竖板上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移动块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滑板一,所述活动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一,所述限位滑板一与限位滑槽一滑动连接,所述下压辊与上压辊上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框、丝杆、电机,所述连接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框通过轴承二转动套设在下压辊的转轴外壁,两个所述支撑竖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丝杆贯穿固定板,且所述丝杆外壁通过轴承三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另一所述连接框底端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底端固定安装有伞齿轮一,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竖板外侧,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长转轴一,所述长转轴一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长转轴一贯穿两个所述支撑竖板,且所述长转轴一外壁通过轴承四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竖板转动连接,所述长转轴一外壁固定安装有伞齿轮二,所述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啮合,所述长转轴一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动轮,另一所述长转轴一设置在上压辊上方,且另一所述长转轴一一端通过轴承五转动连接在支撑竖板内侧,另一所述长转轴一另一端贯穿另一所述支撑竖板,且另一所述长转轴一外壁通过轴承六与另一所述支撑竖板转动连接,另一所述长转轴一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框通过轴承七转动套设在套设在上压辊的转轴外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竖板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箱,所述电机设置在隔箱内部,通过设置隔箱,可以对电机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且隔箱是由导热材料制成,保证电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连接框底端开设有限位柱孔,所述限位柱通过限位柱孔活动贯穿连接框,通过设置限位柱与限位柱孔可以对连接框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使连接框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焕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焕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6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