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道路渲染数据的生成及道路渲染方法、设备、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0087.6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17/05;G06T17/20;G06F1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宋海龙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道路 渲染 数据 生成 方法 设备 产品 | ||
1.一种道路渲染数据的生成方法,其中,包括:
根据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获取所述道路的基准线上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
以所述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为基准,确定所述道路的道路面形点和标线形点的高度值,以便据此进行所述道路的道路面和道路标线的渲染;
其中,所述道路面形点包括所述道路的左右边界线上的点,所述标线形点包括所述道路的道路标线上的点,所述道路的左右边界线上对应道路面形点的高度值一致且等于对应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所述标线形点与对应的左右边界线上的道路面形点的高度值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获取所述道路的基准线上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包括:
根据直接连接路口的路口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以及所述路口与所述路口道路之间的道路拓扑关系,确定所述路口道路的基准线上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以及路口面的高度值,以使所述路口与所述路口道路之间平滑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连接路口的路口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以及所述路口与所述路口道路之间的道路拓扑关系,确定所述路口道路的基准线上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以及路口面的高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路口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获取所述路口道路的基准线的基准线形点的初始高度值,所述路口道路的基准线的基准线形点的初始高度值为与所述基准线形点对应的轨迹点的高度值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道路拓扑关系,将多个目标基准线形点的初始高度值进行平均,得到路口面的高度值;所述目标基准线形点为与所述路口连接的路口道路在路口衔接处的基准线形点;
将所述路口道路上与所述路口衔接的目标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路口面的高度值,所述路口道路上距离所述路口最远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确定为其初始高度值,根据所述路口道路的基准线的基准线形点与所述路口面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路口道路的基准线上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获取所述道路的基准线上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包括:
对于未直接连接路口的非路口道路,根据所述非路口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获取所述非路口道路的基准线上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其中,所述非路口道路的基准线上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为与所述基准线形点对应的轨迹点的高度值的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路口面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路口内的道路标线的高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两条道路为上下行并行道路,则所述两条道路共用一条共用基准线;
根据所述两条道路上轨迹点的高度值,获取所述共用基准线上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非同向的两条道路之间通过接驳道路连接,则将所述两条道路的基准线中与所述接驳道路相邻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接驳道路的基准线两端的高度值;
根据所述接驳道路的基准线两端的高度值,确定所述接驳道路的基准线上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以所述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为基准,确定道路面形点和标线形点的高度值,包括:
将所述道路的基准线的两端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分别确定为所述道路的两端道路面形点的高度值;
针对除了两端道路面形点的其他道路面形点,将距离所述其他道路面形点最近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其他道路面形点的高度值;
将距离所述标线形点最近的基准线形点的高度值确定为所述标线形点的高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00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