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压气力输送式逐级破碎型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0049.0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庆伟;刘洋;张锋;时勇强;敬小磊;徐党旗;晋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18/22;B02C2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迪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气力 输送 逐级 破碎 生物 质料 粉碎 系统 | ||
1.一种正压气力输送式逐级破碎型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物质料气力输送组件,其包括正压输送组件和给料器;所述正压输送组件包括正压风机,其产生正压输送气流;所述正压输送气流沿输送管路流动,且其流经所述给料器时作为负压气流抽吸所述给料器中的生物质料至所述输送管路中并运输至下游;
生物质破碎机组件,其输入端与所述输送管路的输出端连接,并包括设置有多级破碎叶轮的破碎机;其中多级所述破碎叶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破碎轮、至少一个第二破碎轮和至少一个第三破碎轮;其中所述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所述第三破碎轮中均设置多个轮刀,其中所述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所述第三破碎轮中所述轮刀的数量依次增大;和
生物质粉料分选系统,其包括惯性分离器;所述惯性分离器的输入端和所述生物质破碎机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惯性分离器包括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给料器;所述第二输出端将筛分后的生物质料输出至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料气力输送组件还包括固体杂块排除组件,其包括杂块仓和排出闸板;其中所述杂块仓的输入端与所述输送管路连通,并位于所述给料器和所述生物质破碎机组件的输入端之间;所述排出闸板位于所述杂块仓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破碎机组件包括沿生物质料输送方向延伸的转子轴,其中所述第一破碎轮、所述第二破碎轮和所述第三破碎轮均固定在所述转子轴上;生物质料首先通过所述第一破碎轮,并最终通过所述第三破碎轮后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生物质料输送方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破碎轮、至少一个第二破碎轮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破碎轮在所述转子轴上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与变频电机电连接,所述变频电机调节所述转子轴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生物质料输送方向,全部的所述第一破碎轮、全部的所述第二破碎轮和全部的所述第三破碎轮在所述转子轴上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所述第三破碎轮中均还包括内轮和外轮,其中所述轮刀设置在所述内轮和所述外轮之间,每个所述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所述第三破碎轮中多个所述轮刀均等分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和所述第三破碎轮中所述轮刀的数量增加的同时,所述轮刀的厚度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分离器包括分离器壳体和位于所述分离器壳体中部的导流体;其中所述导流体与所述分离器壳体之间间隔有距离用于设置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根据生物质料碎度将其分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所述分离器壳体下方,并通过粗粉回粉管道连接所述给料器。
11.正压气力输送式逐级破碎型生物质料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生物质料粉碎系统进行生物质料粉碎;
正压风机产生正压输送气流并沿输送管路流动;正压输送气流经过给料器时作为负压气流抽吸其中的生物质料至所述输送管路;正压输送气流裹挟生物质料经过固体杂块排除组件除去杂块,后进入生物质破碎机组件;
生物质料经过多级破碎叶轮逐级粉碎后输出至惯性分离器;
生物质料经过导流体分流后通过旋流叶片进行惯性分离;细度合格的生物质料经过第二输出端输出至下游;细度不合格的生物质料经过第一输出端至给料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粉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压输送气流的流量、转子轴的转速均与进入生物质破碎机的生物质料的质量流量正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00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燃型建筑外墙保温板
- 下一篇:一种电梯故障诊断分级处理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