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轴机及穿轴连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9712.5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4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胡金利;宋林峰;潘秦妹;卢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门子线路保护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6 | 分类号: | H01H11/06;H01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轴机 连接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低压空气开关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穿轴机(2)及穿轴连接系统。在该穿轴机(2)中,轴杆(a4)可通过导筒(212)上的进轴孔(2121)进入导柱(213)的运轴孔中,然后第一驱动机构(2131)驱动导柱(213)沿着导筒(212)移动至运轴孔正对出轴孔(2122)时,第二驱动机构(214)驱动顶针(2141)穿过台面及导筒(212)的针孔,并将轴杆(a4)顶出导筒(212)的出轴孔(2122),以使轴杆(a4)穿过第二料带(b)上的支架(a1)及脱扣栓(a3)的穿轴孔,该穿轴机提高了脱扣栓(a3)与支架(a1)连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空气开关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穿轴机及穿轴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空气开关中有触头组件,该触头组件包括支架、动触头、脱扣栓以及其上设置的两根轴杆,其中动触头焊接在支架的一端,一根轴杆用于将支架铰接在脱扣栓上,另一根轴杆用来限制支架转动的范围。
目前触头组件的生产采用手工作业的方式,手持焊枪将动触头与支架进行焊接,再将支架放入脱扣栓内,通过轴杆将二者组装在一起,由于各工序均需要手工作业,使得触头组件的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穿轴机及穿轴连接系统,用以提高触头组件的自动化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在本申请提供的穿轴机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穿轴机包括一个机台以及设置在该机台上的至少一套穿轴组件。所述穿轴组件包括一个导筒、一个导柱及一个顶针。其中,导筒连接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上并平行于所述台面,所述导筒的上侧壁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进轴孔以及另一端设置有一出轴孔,且所述导筒下侧壁及所述台面均设置有一个针孔,且所述针孔与所述出轴孔位于同一轴线上。导柱的主体伸入所述导筒中并由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且所述导柱与所述导筒限位配合成仅沿所述导筒滑动;并且,其主体上设置有一运轴孔,所述导柱在作运轴移动前后,所述运轴孔可分别与所述进轴孔及所述出轴孔同轴并连通。顶针位于所述台面的下方并连接在第二驱动机构的移动端,且所述顶针朝向并正对所述针孔。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当导柱的运轴孔正对导筒上的进轴孔时,轴杆可通过导筒上的进轴孔进入导柱的运轴孔中,然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导柱沿着导筒移动至运轴孔正对出轴孔。此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顶针依次伸入台面及导筒的针孔,并将轴杆顶出导筒的出轴孔,以及进一步使得轴杆穿过第二料带上的支架及脱扣栓的穿轴孔,以实现脱扣栓与第二料带上的支架的初步连接。如此,该穿轴机通过自动控制可以提高脱扣栓与支架连接的效率,且有利于触头组件的自动化生产。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穿轴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柱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运轴孔连通的第一孔部,所述导筒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孔部,且当所述运轴孔位于与所述进轴孔同轴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孔部和所述第二孔部也同轴并共同形成一检测孔;所述穿轴机还包括一个物料检测器,该物料检测器设置成通过所述检测孔检测所述运轴孔内是否有轴杆。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穿轴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一个气缸,且所述气缸的缸筒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通过与活塞上设置的永久磁环配合来确定活塞是否移动到预设位置,并产生位置检测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穿轴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轴机设置成其导筒的出轴孔位于第二传送装置的走料轨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用于将其走料轨道上的第二料带进行传送;其中,所述穿轴机可将由其进轴孔进入的轴杆通过出轴孔穿设在第二料带的穿轴孔上。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穿轴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轴机还包括一个导正装置,所述导正装置包括一个滑轨、一个导正板及第三驱动机构。该滑轨设置在所述机台的台面上,并平行于所述导筒。导正板相对于所述滑轨滑动设置且位于所述导筒的上方,以及所述导正板在靠近所述出轴孔的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个可供轴杆穿过的凹口,所述导正板可移动至使所述凹口与所述出轴孔同轴的位置,且所述导正板遮挡在所述第二料带上。第三驱动机构设置成驱动所述导正板沿所述滑轨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门子线路保护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门子线路保护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9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