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燃烧三因素对比实验的教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9030.4 | 申请日: | 202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2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骆杰;孙陈威;张万玉;杨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高新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烧 因素 对比 实验 教学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燃烧三因素对比实验的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槽(1),设置一个可插入水槽(1)内的三叉试管(2),三叉试管(2)包括主管(2a),在主管(2a)一端连通有右分管(2b)、中分管(2c)和左分管(2d),在主管(2a)的另一端的开口处设有塞盖(3),设置气管(4)和氧气检测仪(5),气管(4)一端通过塞盖(3)插入主管(2a)内,气管(4)另一端与氧气检测仪(5)连通,在气管(4)上设置对应配合的通气控制结构(6)。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不会有有毒物质外逸,降低了对师生身体的伤害,同时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用于燃烧三因素对比实验的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128页实验7-1的内容为:“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白磷燃烧的情况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
可燃物燃烧涉及可燃物、助燃气体(如氧气)及着火点三个关键要素,教材中这一三要素实验对比,白磷燃烧在开放环境中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白烟(P2O5)弥漫在教室里,不能被有效吸收及处理,若发生吸入,将对人体将造成伤害,排放至环境中也影响生态环境安全。其关键还在于,在教学中,在明知白烟(P2O5)有毒情况下依然进行实验演示,无法引起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安全、给学生造成负面效仿效应。
而在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深刻理解,现场演示又确实必要。基于此,再经举一反三,开发一种可用于三因素对比实验、确保毒气体不会外泄,且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做无害化处理的教学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燃烧三因素对比实验的教学装置。
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燃烧三因素对比实验的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槽,在水槽内设有热水,设置一个可插入水槽内的三叉试管,三叉试管包括主管,在主管一端端部连通有右分管、中分管和左分管,在主管的另一端的开口处设有塞盖,在塞盖穿设有一端插入主管内的导管,设置气管和测量仪,气管一端与主管内外侧的导管连通,设置气管和测量仪,气管一端通过塞盖插入主管内,气管另一端与测量仪连通,在气管上设置对应配合的通气控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通气控制结构为手动阀体或夹子,所述的夹子为现有的止水夹或长尾夹或不锈钢文件夹。
所述水槽为平底透视材料制成的槽体,透视材料为玻璃或塑料或亚克力。
所述右分管、中分管和左分管的下端部均与处在同一水平面,使得右分管、中分管和左分管的下端部可平稳的与水槽槽底面接触。
所述测量仪为氧气测量仪或二氧化碳测量仪或温度测量仪。
所述热水的温度70℃-90℃。
发明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在外部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基于三因素条件实验的观察,还实现对密闭环境中监测目标组分的在线测量,将实验探究以科学、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将反应中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等可以通过预放置吸收溶液的方式进行吸收,降低了对师生身体的伤害,同时保护了环境。且将实验观赏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生态环保意识融为一体,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人采用本发明进行燃烧三因素教学实验演示,实验进行1)阶段中白磷燃烧时(火焰大)的现场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高新实验学校,未经蚌埠高新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9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