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体就地固化双向搅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8875.1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庚;苏若宾;陈永辉;林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千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4 | 代理人: | 祁文彦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就地 固化 双向 搅拌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就地固化双向搅拌设备,包括左搅拌鼓、右搅拌鼓和搅拌臂,左搅拌鼓的结构包括:上搅拌鼓、下搅拌鼓和搅拌鼓连接装置;上搅拌鼓与搅拌臂转动连接,下搅拌鼓通过搅拌鼓连接装置与上搅拌鼓转动连接,且上搅拌鼓的转动方向与下搅拌鼓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装置驱动上搅拌鼓和下搅拌鼓同时转动。本发明通过转动方向相反的上、下搅拌鼓,能够解决滩涂地区土体搅拌过程中土粒抱团现象导致的搅拌不匀问题;通过多个喷管形成的多功能管道输送机构,能够解决现阶段搅拌设备不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体就地固化双向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软土路基普遍存在颗粒细小、黏粒和有机质含量高、渗透系数低等特点,其强度及压缩特性难以满足工程需求。基于固化法的就地固化技术近年来在浅层软基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就地固化技术是将固化材料和软土在原位进行拌和、搅拌,使之形成强度更高的混合土体,能最大限度利用原土,具有环境影响小、施工工艺灵活和成本低等优点。
然而在沿海滩涂地区,运用传统的搅拌设备进行就地固化施工时常常会出现土粒抱团现象,导致土体搅拌不均,从而影响就地固化的效果,传统的搅拌设备如。同时,传统的搅拌设备,不能兼顾多种工况,从而导致要根据工况选择不同的搅拌设备,这增加了施工的成本。
为此,亟需解决沿海滩涂地区土体搅拌过程中土粒抱团现象导致的搅拌不匀问题和现阶段搅拌设备不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工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体就地固化双向搅拌设备,通过将左右搅拌鼓分别设计成由两个双向转动的上下搅拌鼓连接形成,以解决沿海滩涂地区土体搅拌过程中土粒抱团现象导致的搅拌不匀问题;通过多个喷管形成的多功能管道输送机构,以解决现阶段搅拌设备不能同时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土体就地固化双向搅拌设备,包括左搅拌鼓、右搅拌鼓和搅拌臂,左、右搅拌鼓设置在搅拌臂前端,且相对搅拌臂对称设置,左搅拌鼓、右搅拌鼓的结构相同,以左搅拌鼓为例,左搅拌鼓的结构包括:
上搅拌鼓、下搅拌鼓和搅拌鼓连接装置;
上搅拌鼓与搅拌臂转动连接,下搅拌鼓通过搅拌鼓连接装置与上搅拌鼓转动连接,且上搅拌鼓的转动方向与下搅拌鼓的转动方向相反,驱动装置驱动上搅拌鼓和下搅拌鼓同时转动。
具体地,上搅拌鼓和下搅拌鼓均具有筒状的防水外壳,外壳中都固定连接有一个内齿轮,内齿轮与相应外壳同轴设置。
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臂中的中空马达、与上搅拌鼓中内齿轮啮合的上搅拌鼓传动齿轮、与下搅拌鼓中内齿轮啮合的下搅拌鼓传动齿轮,下搅拌鼓传动齿轮包括一级传动齿轮和二级传动齿轮,一级传动齿轮与下搅拌鼓中内齿轮同轴设置,二级传动齿轮与下搅拌鼓中内齿轮内啮合、并与一级传动齿轮外啮合,上搅拌鼓传动齿轮与中空马达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一级传动齿轮通过轴承连接杆与轴承连接。
上、下搅拌鼓是通过中空马达的驱动和多级齿轮的传动实现了双向搅拌,能够减少在沿海滩涂地区施工时出现的土粒抱团现象,使搅拌更加均匀。
具体地,中空马达与轴承、轴承连接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轴承内圈沿轴向开设有连接槽,轴承连接杆的圆周外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与连接槽适配的凸起,轴承连接杆的外径与轴承内圈的内径相同,轴承连接杆通过凸起滑动卡设在轴承内圈中,轴承的一端设置有轴承端盖。
中空马达转动时,通过轴承带动轴承连接杆转动,由轴承连接杆带动一级传动齿轮同向转动,再通过二级传动齿轮带动下搅拌鼓外壳反向转动。
进一步地,搅拌鼓连接装置包括筒状结构的连接外壳,轴承连接杆穿过连接外壳与轴承连接,连接外壳的两端分别与上搅拌鼓和下搅拌鼓的外壳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动密封。上、下搅拌鼓通过搅拌鼓连接装置连接,方便拆卸、维修和护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8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余热回收双擎热水供应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