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颅内压监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8763.6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斌;赵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3 | 分类号: | A61B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赵娜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白石角香港科学园科技大道西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颅内压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液体循环单元、控制单元和监测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一端用于容纳医疗器械;
所述液体循环单元,设在所述支撑单元的另一端,所述循环单元与所述医疗器械导通,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所述医疗器械对应的工作区域提供预设的液体,将所述工作区域内的废液吸出;
所述监测单元,设在所述液体循环单元的废液输出端,用于获取所述废液输出端的废液压力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废液压力数据输入至预设的颅内压监测模型,得到所述颅内压监测模型输出的颅内压以完成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颅内压监测模型基于所述工作区域和所述压力监测模块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设有至少一容纳通道和至少一出液通道,所述容纳通道用于容纳所述医疗器械,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液体循环单元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器械包括:
弯曲部,内部设有多个调整件,多个所述调整件配合调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
弯曲杆,一端与所述弯曲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循环单元连接,所述弯曲杆设在所述容纳通道中;
所述弯曲部和所述弯曲杆设有进液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单元包括:
进液件,与所述进液通道导通;
出液件,与所述出液通道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进液信号采集电路、出液信号采集电路、进液控制电路和出液控制电路,所述进液信号采集电路和所述出液信号采集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进液控制电路和所述出液控制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控制电路包括进液流量调整器、进液开关电路和进液泵,所述进液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进液流量调整器和所述进液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和所述进液流量调整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进液泵工作;
所述出液控制电路包括出液流量调整器、出液开关电路和出液泵,所述出液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出液流量调整器和所述出液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出液流量调整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出液泵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容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构造出用于固定所述控制器、所述进液开关电路和所述出液开关电路的第一固定腔以及用于固定所述进液泵和所述出液泵的第二固定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容器还包括:
导轨,所述分隔板的两侧设在所述导轨中,并沿着所述导轨滑动。
10.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颅内压监测系统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支撑单元固定所述医疗器械;
基于所述液体循环单元为所述医疗器械对应的工作区域提供预设的液体,将所述工作区域内的废液吸出;
基于设在所述液体循环单元的废液输出端的所述监测单元,获取所述废液输出端的废液压力数据;
基于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废液压力数据输入至预设的颅内压监测模型,得到所述颅内压监测模型输出的颅内压以完成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87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