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6625.4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李伟声;麦雪安;谢松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派驰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程宇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计量 成套 装置 | ||
1.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包括储存箱、与储存箱连接的充冷装置、控制器、信号接收器和末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冷装置包括常规蓄冷器、备用蓄冷器和蒸发器;所述常规蓄冷器和备用蓄冷器均通过管道和电磁阀与蒸发器连接;所述常规蓄冷器、备用蓄冷器、蒸发器、电磁阀、信号接收器和末端传感器之间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常规蓄冷器进行充冷时根据以下步骤进行计量式的充冷:
S1、收集相关的预测数据,
S2、对S1步骤收取的预测数据进行特征工程,除去异常数据,只保留正常值范围内的数据,
S3、对S2步骤进行特征工程后的预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对不同的预测数据附上权重,
S4、使用S3步骤进行加权处理后的预测数据来进行充冷量计算;
所述常规蓄冷器和备用蓄冷器使用时根据以下步骤进行计量式的冷能释放:
A1、控制器收集获取相关的实际数据,
A2、对A1步骤获取的实际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A3、使用A2步骤进行加权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冷能释放计算,
A4、控制器根据A3步骤的计算结果控制常规蓄冷器和备用蓄冷器释放冷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储存箱内,用于对储存箱内进行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存箱的内部和外部均设置有末端传感器,所述末端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数据包括运输途中室外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气压、预计的运输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的充冷量计算方法采用如下计算方式,
其中,Q1=Q(xT*yH*zP);
M为计算得到的蓄冷剂的质量,为常规蓄冷器中存储的蓄冷剂的质量;C1为蓄冷剂的在蒸发器中蒸发时释放冷能的比热容;T1为蒸发器中蒸发前和蒸发后的温差;ρ为蓄冷剂在蒸发时传导冷能的效率;m为储存箱中需要保持低温的物品的总质量;C2为储存箱中需要保持低温的物品的平均比热容;T2为储存箱中从放进存储物到维持的低温时的温差;Q1为预测的储存箱在其内部降温后维持低温所需要的冷能的量;Q为单位时间内储存箱向外界散发的冷能、x为温度影响因子、y为湿度影响因子、z为气压影响因子、T为加权后的储存箱外和储存箱内的预测平均温度差、H为加权后的储存箱外和储存箱内的预测平均湿度差、P为加权后的储存箱外和储存箱内的预测平均气压差;t为预计运输的总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计量充冷的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数据包括运输途中储存箱外和储存箱内的实际温度、实际湿度、实际气压,储存箱向外界扩散冷能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派驰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派驰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66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