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功能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4877.3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禹;朱成建;侯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6/215;G06F16/27;G06F16/2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双凤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功能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储存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车辆功能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获取待处理数据以及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周期数据和实时数据;当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所述周期数据时,通过运行脚本文件对待所述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车辆功能的第一使用情况;当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为所述实时数据时,通过预设的规则配置表对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车辆功能的第二使用情况。本发明通过对车辆功能的待处理数据的计算和整理,使得后续对车辆功能的分析过程更加简洁,分析效率更高,为多种车辆功能进行统一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使得对车辆功能的使用情况分析更全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车辆功能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搭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主要研究的对象。对多种不同的车辆功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需要大量相关数据作为数据支撑,此外,不同的车辆型号定位的用户人群存在区别,针对不同车型搭载功能的分析,有助于在后续车型的改进增加功能或减少不必要功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不同用户群体,提升用户满意度。但目前对车辆功能使用情况的分析,是将原始数据直接上传到云端,对车辆功能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因为数据未被处理,使得分析过程较为复杂,处理效率低下,不能对车辆功能进行统一的分析,车辆功能使用情况分析存在遗漏的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对比文件1(CN115237990A),一种车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是获得车辆数据;通过车辆数据获得与各预设待分析指标对应的行程数据;按照与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存储方式,将车辆数据和行车数据存储至不同的数据库中;按照预设数据维度,将多个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数据聚合处理,并将数据聚合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其他数据库中。对比文件1,只针对数据类型对车辆数据和行车数据进行分别存储,并未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在多种数据进行聚合处理时,数据处理过程还是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因此,在车辆功能的使用情况分析前,如何将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使得被处理过的原始数据满足后续对功能使用情况的快速分析的需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车辆功能的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待处理数据以及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区别计算,以满足后续对车辆功能使用情况的分析的数据需求,简化分析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车辆功能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处理数据以及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其中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周期数据和实时数据;
当所述数据类型为所述周期数据时,通过运行脚本文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车辆功能的第一使用情况,当所述数据类型为所述实时数据时,通过预设的规则配置表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车辆功能的第二使用情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当所述数据类型为所述周期数据时,通过运行脚本文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所述车辆功能的第一使用情况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脚本文件;将所述脚本文件存储于数据调度中心;基于第一预设时间周期,通过所述数据调度中心运行所述脚本文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第一单次事件数据表;基于第二预设时间周期,调用所述第一单次事件数据表并根据日期、车辆及车系将所述第一单次事件数据表进行规则分类,得到第一数据分析表,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分析表包括:日期汇总、车辆汇总及车系汇总的所述车辆功能的第一使用情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获取所述脚本文件,包括:通过功能定义生成第一功能指标和第一功能指标对应的脚本语句;基于多种所述脚本语句构成所述脚本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4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