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菌剂、在西梅汁的快速发酵应用以及发酵产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4567.1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良;程晓月;褚晓洁;徐安楠;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北极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04;A23L2/38;A23L2/84;A23L33/135;C12R1/22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西梅汁 快速 应用 以及 产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菌剂、在西梅汁的快速发酵应用以及发酵产物,包括: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能够在高浓度西梅汁中快速发酵,产生乳酸、大量的乙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提升产品缓解便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菌剂,特别涉及该菌剂在西梅汁的发酵应用。
背景技术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方面有非常多的应用何梅,胡刚,魏洁,等.含动物双歧杆菌DN-173 010的益生菌酸乳对便秘症状改善作用的研究[J].胃肠病学,2009,14(5):3;张玉婵.口服益生菌对血液透析病人便秘症状的改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越来越多的益生菌发酵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西梅汁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等维生素,以及钾、铁、钙等矿物元素。西梅汁在北美、欧洲等地区,有悠久的食用历史,特别是在缓解便秘方面,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西梅汁的糖含量和蛋白含量相对较少,相对于其他果汁发酵难度大;现有技术方案中,鲜有针对西梅汁的发酵研究,特别是对高浓度西梅汁的发酵,高度西梅汁的发酵难度更大。在最终成品中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原汁含量较高的西梅汁;并且高浓度的浓缩西梅汁也能降低运输成本;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菌株难以适应高浓度的西梅汁,几乎无法发酵;另外所需发酵时间较长,造成更高的成本,能够在高浓度西梅汁中进行快速发酵更加困难。此外传统的发酵,通常是口味的改善,没有关于强化缓解便秘效果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发酵菌剂,包括: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双歧杆菌,可用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其他可能的双歧杆菌。其中优选为动物双歧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均可以为已经商业应用的菌种,或筛选出的菌种。
进一步的,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的菌粉重量份数配比为(1-10):(1-10):(0.1-5);优选为(1-10):(1-10):(0.1-5),优选为(2-8):(2-8):(1-5)。例如,3:3:1,例如,2:2:1,例如,2:2:2。
和/或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的菌活的比例为(1-10):(1-10):(0.1-5);优选为(1-10):(1-10):(0.1-5),优选为(2-8):(2-8):(1-5)。例如,3:3:1,例如,2:2:1,例如,2:2: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菌剂在西梅汁的发酵应用,包括: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双歧杆菌,可用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等其他可能的双歧杆菌。其中优选为动物双歧杆菌。
进一步的,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的菌粉重量份数配比为(1-10):(1-10):(0.1-5);优选为(1-10):(1-10):(0.1-5),优选为(2-8):(2-8):(1-5)。例如,3:3:1,例如,2:2:1,例如,2:2:2。
和/或罗伊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的菌活的比例为(1-10):(1-10):(0.1-5);优选为(1-10):(1-10):(0.1-5),优选为(2-8):(2-8):(1-5)。例如,3:3:1,例如,2:2:1,例如,2:2:2。
进一步的,西梅汁为高浓度西梅汁,高浓度西梅汁的浓度在5%以上,进一步的10%以上,进一步的15%以上,进一步的20%以上,进一步的25%以上。或者高浓度西梅汁的固形物在3%以上,例如3.5%,7%,10.5%,14%,17.5%等等。
进一步的,发酵时间在72h以内;进一步的,发酵时间在48h以内,进一步的,发酵时间在24h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北极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北极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4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