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设备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1636.3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智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0 | 分类号: | B29C65/10;B29C37/00;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叶鑫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包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设备与方法,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包覆件的第一包覆面积与第二包覆面积的差值判定智能包覆单元的包覆工作模式,包覆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包覆工作模式,包覆设备直接对目标包覆件进行包覆,第二包覆工作模式,升降滑动装置将包覆表层固定并根据目标包覆件的凸起区域高度判断包覆过程中的包覆停止区域,当包覆表层与包覆停止区域接触时根据包覆停止区域的高度对升降滑动装置的速度进行调节并控制可调风压装置对包覆停止区域的包覆表层按照预设轨迹路线进行高压喷气以实现包覆;本发明提高了针对表面具有凸起结构的内饰件进行包覆的包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包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设备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由此汽车内饰件产品的发展也随之兴起,其中,为满足汽车用户的需求,对汽车内饰包覆的材料以及包覆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汽车包覆存在两种方式:一,人工包覆,此方法包覆精度高,但是人工操作时间长,导致难以提升包覆速率;二,机器包覆,通过智能机械对汽车内饰件进行包覆,节省了劳动力且提高了包覆速度,但是针对一些表面平整度差的内饰件难免存在包覆效果差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保证包覆速度的同时提高包覆精度是当下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3071105B公布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设备及包覆工艺,包括机架,操作板固定于机架上,操作板开设有上料孔,操作板上设有与外部抽真空装置连接的抽气孔,机架上还设有检测装置;上料机构包括转盘,以及设于转盘上用于将内饰板提升至上料孔处的提升单元,转盘部分穿设在机架上,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提升单元的位置,并因转盘的转动,在提升单元对准上料孔时,检测装置使转盘停止;送料机构,包括转动布置于机架两侧的放卷辊和收卷辊;还包括整合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包覆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包覆用的皮料置于送卷辊上,并将皮料的一端固定在机架另一侧的收卷辊上;另外,加热单元对皮料进行预热;工作人员将内饰板置于置物板上,内饰板在转盘的带动下到达上料孔处,并在检测装置的作用下使转盘停止转动;气缸启动,气缸推动置物板直至与操作板抵接,内饰板穿过上料孔并被皮料覆盖;由此可见,该技术方案并未考虑到针对表面不平整的内饰件进行包覆时,皮料的进料速度无法根据内饰件的凸起区域进行自动调节,以及针对不平整区域包覆时皮料贴合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设备与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包覆设备针对包覆件凸起区域进行包覆时包覆材料贴合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包覆设备,包括:
智能包覆单元,其包括用以固定包覆表层形态并控制包覆表层位置的升降滑动装置、用以对包覆表层表面进行风压包覆以使包覆表层与目标包覆件贴合的可调风压装置;
限位单元,其与所述智能包覆单元相连,用以对目标包覆件进行固定,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若干用以抓取并固定目标包覆件的第一机械臂,第一机械臂下部连接有伸缩结构,用以控制目标包覆件的高度;
视觉识别单元,用以对包覆表层以及目标包覆件进行图像采集;
包覆分析单元,其与所述视觉识别单元相连,用以通过分析目标包覆件的图像识别目标包覆件的三维数据,分析目标包覆件待包覆面的三维数据以判断所述智能包覆单元的包覆工作模式;
包覆控制单元,其与所述智能包覆单元、所述视觉识别单元以及所述包覆分析单元相连,用以控制智能包覆单元执行对应操作,包括根据目标包覆件的位置高度确定所述升降滑动装置的高度,根据包覆停止区域的高度对所述升降滑动装置的速度进行调节并控制所述可调风压装置对包覆停止区域进行风压包覆,以及根据已完成包覆表面的包覆平整情况调整升降滑动装置的间距以调节包覆表层的张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滑动装置设置有用以夹持包覆表层边缘以使包覆表层保持平整的夹持部和用以控制夹持部高度的高度调节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智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智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1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