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级PVC改色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8486.0 | 申请日: | 202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治;梁山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治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8;C09J133/00;C09D127/06;C09D5/29;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24 | 代理人: | 汤子涵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pvc 改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级PVC改色膜,涉及汽车外饰薄膜技术领域。包括包括高分子保护层,铸造级PVC层,压延级PVC底层,压敏胶层,透气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保护层,铸造级PVC层,压延级PVC底层,压敏胶层和透气离型层自上而下复合组成。本发明通过铸造级改色膜能通过调配不同颜色的色浆,满足车主对于车身颜色的不同时尚追求,铸造级改色膜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和耐黄变剂,使得在长期的户外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紫外线等光照发黄褪色,能保持长久的颜色鲜艳度,铸造级改色膜通过在PVC液体的时候加入纳米色浆调配丰富多样的色彩,颜色搭配灵活,能实现量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外饰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级PVC改色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改色膜产品采用普通压延级PVC复合而成,一方面改色膜的颜色是在PVC压延制膜时直接加入相应的色母粒造成的,随着时间的迁移,色母粒从PVC内部迁移到制品表面,使表面亮度降低,另一方面,普通PVC膜长时间使用后会导致增塑剂析出,使膜产生开裂等不良现象,长时间暴露于室外的环境中,车身表面容易受阳光、雨水、飞溅的沙子等外部因素影响,会导致车身原厂车漆老化、磨损、变色等不良后果。铸造级PVC改色膜通过采用铸造工艺,复配抗老化剂、耐黄变剂、丰富多彩的纳米色浆等制备而成,带来的超强延展性能,可在汽车表面任意弧度实现所理想的贴服性。并且能在户外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变色不开裂,保持高光泽度的同时保护原厂车漆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级PVC改色膜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改色膜性能和实现量产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铸造级PVC改色膜,包括高分子保护层,铸造级PVC层,压延级PVC底层,压敏胶层,透气离型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保护层,铸造级PVC层,压延级PVC底层,压敏胶层和透气离型层自上而下复合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保护层为聚碳酸酯膜、聚丙烯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所述高分子保护层的厚度为23μm~100μm。
进一步地,所述铸造级PVC层厚度为20μm~150μm。
进一步地,所述压延级PVC底层为普通压延PVC,厚度为60μm~100μm。
进一步地,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酯压敏胶,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12μm–41μm。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离型层为离型PET薄膜或离型纸,所述透气离型层的厚度为50μm-200μm。
进一步地,所述铸造级PVC层,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PVC粉末、增塑剂投入容器中,搅拌成糊状。
步骤s2,将步骤1的糊状物置于真空容器中搅拌脱泡直至无气泡产生。
步骤s3,加入防氧化剂、抗黄变剂、纳米色浆继续搅拌脱泡直至无气泡产生。
步骤s4,通过精密涂布方式,将搅拌好的糊状物涂覆于所述高分子保护层上,经烘烤成型,收卷即为铸造级PVC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铸造级改色膜能通过调配不同颜色的色浆,满足车主对于车身颜色的不同时尚追求。
2、本发明铸造级改色膜通过多层复合贴合,厚薄适宜,拉伸性能和延展性能优良,能在车身的不同弧面妥帖的覆盖,保护车辆免受飞溅的砂石等外界因素对原车漆的损害。
3、本发明铸造级改色膜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和耐黄变剂,使得在长期的户外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紫外线等光照发黄褪色,能保持长久的颜色鲜艳度,铸造级改色膜通过在PVC液体的时候加入纳米色浆调配丰富多样的色彩,颜色搭配灵活,能实现量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治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治业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8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