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板结构及散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27455.3 | 申请日: | 2023-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3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黎;曹凯;陈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乔丽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结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板结构,适用于电子设备的液冷散热,包括至少一组冷板模组,冷板模组包括冷板底座和设置于冷板底座上的盖板组件,冷板底座包括呈一体的多个冷板主体,每冷板主体上均设置有多条流道;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冷板盖板和至少一个分水器,分水器设置于冷板盖板上;分水器呈中空结构,冷板盖板设置有多个盖板主体,每盖板主体均呈向内凹陷的结构,盖板主体与冷板主体配合以形成连通于分水器的密封腔体,多条流道均位于密封腔体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在冷板结构与芯片基板之间增加强化散热模组更便于拆装且冷却效果好,还能减少导热材料的拆卸,降低了拆装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板结构及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数据处理时都会产生热量,为了将运作中电子组件的热能有效散发,需要在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位附加散热装置,以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电子元件的散热主要包括风冷散热、热管散热和水冷散热。其中,常见的水冷式散热装置一般是在芯片的外侧布置有冷板,并通过导热胶层使其与冷板形成良好接触,从而借助导热胶层将芯片的热量传递至冷板,并通过冷板内流通的冷却液将芯片的热量带走,所以现有水冷式芯片散热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现有的水冷式散热装置中,主流的方案为多个冷板通过软管与分水器串并联。传统冷板方案散热性能局限性凸显,难以再通过流道设计提升散热性。另一方面,在某个芯片需要拆卸时,传统的水冷式散热装置需要拆卸整个冷板模组,故需要对多个冷板进行一个个拆卸,运维费时费力。再者,多冷板上通常会有多个导热片,导热片可以是相变材料或碳纤维薄膜,相变材料的使用对冷板和芯片有强大的粘附力,运维时,冷板和芯片是紧密吸附的,需要很大的剥离力,而传统冷板方案,冷板间距小,难以借助工具辅助,又无剥离结构,使得拆装困难。同时,多冷板拆卸后需要重新更换导热材料,这使导热材料频繁更换,运维成本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板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冷板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成本、便于拆装且冷却效果好的散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板结构,适用于电子设备的液冷散热,包括至少一组冷板模组,冷板模组包括冷板底座和设置于冷板底座上的盖板组件,冷板底座包括呈一体的多个冷板主体,每冷板主体上均设置有多条流道;盖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冷板盖板和至少一个分水器,分水器设置于冷板盖板上;分水器呈中空结构,冷板盖板设置有多个盖板主体,每盖板主体均呈向内凹陷的结构,盖板主体与冷板主体配合以形成连通于分水器的密封腔体,多条流道均位于密封腔体内。
较佳地,冷板主体上按预设间隔均匀的设置有多片鳍片,多片鳍片与冷板主体呈一体结构,两鳍片之间形成流道。
较佳地,冷板盖板与冷板底座之间焊接固定;或冷板盖板与冷板底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并通过螺钉锁固。
较佳地,分水器连通于相邻的两冷板盖板且固定于两冷板盖板上,以使盖板组件呈一体结构;分水器呈U字型,以便于握持。
较佳地,每分水器上均开设有能连通于液体管道的接口,接口用于进液或出液。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上述的冷板结构和强化散热模组,强化散热模组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芯片基板与冷板结构之间,强化散热模组用于将芯片基板上的热量传递到冷板结构上,冷板结构用于将热量传递至电子设备外。
较佳地,芯片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每芯片上均设置有一强化散热模组,强化散热模组包括真空腔均热板,真空腔均热板上凸伸的设置有均热凸台,均热凸台贴合于芯片。
较佳地,真空腔均热板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热结构,第一导热结构周设于均热凸台,均热凸台与芯片之间的缝隙填充有第二导热结构,借由第一导热结构和第二导热结构以加固均热凸台与芯片的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74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