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5251.6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季杰强;凌天峰;许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F28F3/08;F28F9/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第一换热板设有多个分别朝向第二介质通道凸起的第一扰流凸起以及第一扰流凸起背面的第一扰流凹槽,相邻第一扰流凸起围设形成第一间隔槽。第二换热板设有多个分别朝向第一介质通道凸起的第二扰流凸起以及第二扰流凸起背面的第二扰流凹槽,相邻第二扰流凸起围设形成第二间隔槽。第一间隔槽对应连通第二扰流凹槽形成镜像对称的第一旋流槽。第二间隔槽对应连通第一扰流凹槽形成镜像对称的第二旋流槽。本申请提供的板式换热器,解决了触点容易造成换热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无规律的紊流,导致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的压降增大,以及,部分换热介质容易在触点附近形成滞留,影响换热介质的换热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属于间壁式换热器的一种,板式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余热回收、化工、食品医药以及水处理等领域。板式换热器内部由一系列波纹薄金属板平行相叠而成,板式换热器内的不同换热介质不直接接触,并分别在相邻的换热通道中流动,以通过板片进行换热。并且,在常见的点波形板式换热器中,相邻板片的凸起相互接触形成触点,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内流动时,不断受到触点扰动,以使换热介质的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均发生变化。
通过在换热通道内设置触点,虽然能够提高相邻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的换热面积,但是,凸起形成的触点也会使换热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无规律的紊流,如此,会增大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的压降,并且,部分换热介质容易在触点附近形成滞留,影响换热介质的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以解决在现有的点波形板式换热器中,现有的触点容易造成换热介质在流动过程中产生无规律的紊流,导致换热通道内换热介质的压降增大,以及,部分换热介质容易在触点附近形成滞留,影响换热介质的换热效果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板式换热器包括交错排列的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围设形成第二介质通道,或者,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围设形成第一介质通道,且第二介质通道和第一介质通道交错排列。第一换热板设有多个分别朝向第二介质通道凸起的第一扰流凸起,相邻第一扰流凸起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第一间隔槽;第一换热板背离第一扰流凸起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第一扰流凹槽,多个第一扰流凹槽的开口分别连通第一介质通道。第二换热板设有多个分别朝向第一介质通道凸起的第二扰流凸起,相邻第二扰流凸起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第二间隔槽;第二换热板背离第二扰流凸起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第二扰流凹槽,多个第二扰流凹槽的开口分别连通第二介质通道。相邻的两个第一扰流凸起远离第一换热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第二扰流凹槽开口的两侧,以使第一间隔槽对应连通第二扰流凹槽形成第一旋流槽。第二扰流凹槽垂直于第二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和第一间隔槽垂直于第二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关于第二换热板呈镜像对称。相邻的两个第二扰流凸起远离第二换热板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第一扰流凹槽开口的两侧,以使第二间隔槽对应连通第一扰流凹槽形成第二旋流槽。第一扰流凹槽垂直于第一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和第二间隔槽垂直于第一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关于第一换热板呈镜像对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扰流凸起的侧壁设有多个朝向第一扰流凹槽凸出的第一凸包,且第一扰流凸起背离第一凸包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连通第一间隔槽的第一凹坑,多个第一凸包围绕第一扰流凸起的轴线环绕分布于第一扰流凸起的内侧壁。第二扰流凸起的侧壁设有多个朝向第二间隔槽凸出的第二凸包,且第二扰流凸起背离第二凸包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连通第二扰流凹槽的第二凹坑,多个第二凸包围绕第二扰流凸起的轴线环绕分布于第二扰流凸起的外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第一凸包均匀间隔设置;及/或,相邻第二凸包均匀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扰流凸起凸出于第一换热板的高度M,第一凸包和第一换热板之间的距离m,满足,0.3M≤m≤0.7M;及/或,第二扰流凸起凸出于第二换热板的高度N,第二凸包和第二换热板之间的距离n,满足,0.3N≤n≤0.7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5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形光纤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温甲醇洗氨系统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