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5251.6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季杰强;凌天峰;许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F28F3/08;F28F9/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雷志刚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换热器 | ||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错排列的第一换热板(100)和第二换热板(200),所述第一换热板(100)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00)围设形成第二介质通道(300),或者,所述第一换热板(100)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00)围设形成第一介质通道(400),且所述第二介质通道(300)和所述第一介质通道(400)交错排列;
所述第一换热板(100)设有多个分别朝向所述第二介质通道(300)凸起的第一扰流凸起(110),相邻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第一间隔槽(310);所述第一换热板(100)背离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第一扰流凹槽(420),多个所述第一扰流凹槽(420)的开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介质通道(400);
所述第二换热板(200)设有多个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介质通道(400)凸起的第二扰流凸起(210),相邻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间隔设置并围设形成第二间隔槽(410);所述第二换热板(200)背离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第二扰流凹槽(320),多个所述第二扰流凹槽(320)的开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二介质通道(300);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远离所述第一换热板(10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扰流凹槽(320)开口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一间隔槽(310)对应连通所述第二扰流凹槽(320)并形成第一旋流槽(330);所述第二扰流凹槽(320)垂直于第二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一间隔槽(310)垂直于第二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关于所述第二换热板(200)呈镜像对称;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远离所述第二换热板(20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扰流凹槽(420)开口的两侧,以使所述第二间隔槽(410)对应连通所述第一扰流凹槽(420)并形成第二旋流槽(430);所述第一扰流凹槽(420)垂直于第一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和所述第二间隔槽(410)垂直于第一介质流通方向的内壁截面形状关于所述第一换热板(100)呈镜像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的侧壁设有多个朝向所述第一扰流凹槽(420)凸出的第一凸包(120),且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背离所述第一凸包(120)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间隔槽(310)的第一凹坑(340),多个所述第一凸包(120)围绕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的轴线环绕分布于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的内侧壁;
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的侧壁设有多个朝向所述第二间隔槽(410)凸出的第二凸包(220),且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背离所述第二凸包(220)的一侧对应凹陷形成连通所述第二扰流凹槽(320)的第二凹坑(440),多个所述第二凸包(220)围绕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的轴线环绕分布于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凸包(120)均匀间隔设置;
及/或,相邻所述第二凸包(220)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凸出于所述第一换热板(100)的高度M,所述第一凸包(120)和所述第一换热板(100)之间的距离m,满足,0.3M≤m≤0.7M;
及/或,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凸出于所述第二换热板(200)的高度N,所述第二凸包(220)和所述第二换热板(200)之间的距离n,满足,0.3N≤n≤0.7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120)呈锥形,所述第一凸包(120)从靠近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扰流凸起(110)的一端呈收缩状;
及/或,所述第二凸包(220)呈锥形,所述第二凸包(220)从靠近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二扰流凸起(210)的一端呈收缩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52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形光纤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温甲醇洗氨系统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