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20983.6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6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黄涛;朱明;陈波;叶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成建设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鑫之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0 | 代理人: | 姚兰兰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便携支撑架、收放机构、同动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便携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所述便携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主轴,所述便携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主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本装置无需多人进行操作,只需一人能够对四组采集线和探头进行控制,方便用户对采集线和探头的收放工作,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平测、斜测和扇形测三种检测方法对基桩进行检测工作,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在桩基检测中,其中非金属超声检测仪,是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和定位、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采用优化跨缝检测方式)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自动读数带拍照超声透射法自动检测、判定桩基完整性(具有一发双收功能),主要分为平测(两组探头水平)、斜测(两组探头夹角为三十度)和扇形测(一组探头静止,另一组探头上下移动)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其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裂缝深度、混凝土匀质性、损伤层厚度、混凝土厚度、桩身完整性、结构内部缺陷、钢管混凝土内部缺陷;
在非金属超声检测装置在使用中,需要使用多组探头深入基桩内部(建造基桩时留有声测管)进行检测,从而需要多个人员通过收放线束来对多组探头进行控制,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在操作中也十分不方便用户的检测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非金属超声检测装置在使用中,需要使用多组探头深入基桩内部进行检测,从而需要多个人员通过收放线束来对多组探头进行控制,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成本,在操作中也十分不方便用户的检测工作的问题,通过本方案无需多人进行操作,只需一人能够对四组采集线和探头进行控制,方便用户对采集线和探头的收放工作,从而便于用户通过平测、斜测和扇形测三种检测方法对基桩进行检测工作,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检测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便携支撑架、收放机构、同动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便携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所述便携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主轴,所述便携支撑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主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四组收线座,且收线座相互远离的一侧皆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主轴贯穿收线座,所述收线座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端皆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线口,所述线口的两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两组线辊,所述收线座的中部皆设置有采集线,且采集线的一端皆通过线口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采集线的另一端皆与检测仪相连接,所述收线座相互靠近的一侧皆设置有。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控制端通过外接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放机构包括第一内齿轮、辅助柱、内杆、第一外齿轮、第二内齿轮、第二外齿轮、活动槽、控制板、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收线座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内齿轮,所述收线座的另一端皆滑动连接有辅助柱,所述辅助柱的一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内杆,且内杆的一端皆延伸至收线座的外部,所述内杆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一外齿轮,所述内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内齿轮,所述主轴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外齿轮,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两组活动槽,所述内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皆通过轴承连接有控制板,且控制板的一端皆延伸至外壳的外部,便于对采集线进行收放工作。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底端的内壁皆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控制板的一端皆设置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皆分别与第二磁铁相对应,便于对控制板进行固定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成建设工程总公司,未经江苏省中成建设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09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