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工件的钝化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318444.9 | 申请日: | 2023-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1/34 | 分类号: | C25D11/34;C25D21/00 |
| 代理公司: | 扬州智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25 | 代理人: | 胡德水 |
| 地址: | 22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工件 钝化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汽车工件的钝化处理工艺,属于金属钝化技术领域,包括除油、水洗、抛光、二次水洗、钝化、三次水洗、风干、封闭、洁净、烘干、检测和储存步骤,以及应用于上述步骤的位移机构、清洗机构和风干机构,通过电解钝化工艺和铜材防变色剂的使用,采用阴极电解工艺,工件表面形成了钝化层,封闭层的使用,保护了钝化层不被破坏,大大延长铜锈出现时间,即有效延长本工艺处理的工件使用寿命,不需要表面电镀镍或锡,只需要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可以大量节约镍锡金属材料的使用,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市场价值和前景巨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工件的金属钝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工件的钝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越来越成熟和普及,相应的新的配件也越来越多,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能源汽车上的铜材线路导电配件,导电配件经强氧化剂或电化学方法氧化处理,使表面变为不活泼态即钝化,延长导电配件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1070208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汽车铜合金钝化工艺,它包括有去油、多次清水清洗、加酸清洗,再经过在次不同溶剂内钝化处理,烘干存储。该铜合金处理后的应用在汽车零部件上不易变色,耐腐蚀性强,表面钝化效果强于单一溶剂处理的工艺,使用的溶剂不污染环境,可回收再利用,成本价格低廉,生产处理周期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有些铜材质配件,不需要表面电镀镍或锡,只需要表面进行酸洗、钝化处理,目前常规钝化处理和众多药水厂家的药水都无法满足要求,众多表面处理厂家无法达到要求,中性盐雾24小时就出现了铜锈,离标准48小时相距甚远,难度较大,不能保证新能源汽车配件的高性能、高质量生产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件的钝化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工件的钝化处理工艺,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工件的钝化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除油:首先在挂架上安装待处理的工件,然后将挂具安装在对接架上,通过位移机构移动工件至除油仓内,对工件进行有机溶剂去油;
S2、水洗:除油完成后,通过位移机构移动工件至清洗仓内,通过清洗机构对工件进行清洗;
S3、抛光:清洗完成后,通过位移机构移动工件至化学抛光仓内,对工件进行化学抛光;
S4、二次水洗:立即重复S2步骤,进行充分的冲洗,将工件上的药水洗干净;
S5、钝化:清洗完成后,通过位移机构移动工件至钝化仓内,对工件进行钝化处理;
S6、三次水洗:钝化完成后,重复S2步骤,进行充分的冲洗;
S7、风干:工件冲洗后,通过位移机构移动至风干机构内进行风干处理;
S8、封闭:风干处理后,通过位移机构移动至封闭仓内,使工件表面形成封闭层;
S9、洁净:重复S6、S7步骤,除去工件表面的水滴;
S10、烘干:将工件放入烘干机内部,启动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
S11、检测:对工件进行盐雾测试,观测工件生成铜锈时长;
S12、储存:放入到干燥环境下进行码垛保存。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在S1-S12步骤中,所述位移机构包括:
环形轨道,其位于除油仓的上侧,其通过支撑架支撑,其内部滑动连接有弧形块;
顶座,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顶部,其位于环形轨道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景杨表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84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