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0673.6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文喜贤;罗新谷;孙明珠;刘凯丽;邓达孙;陈恒;熊模昌;罗细芽;焦敏;邹尚峰;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朱立国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秧龄 带蘖壮秧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包括秧田准备、浸种、催芽、播种、摆盘、秧苗生长期管理等步骤。本方法具有节约用种量、不伤秧苗、秧苗返青快、分蘖早、有效分蘖多、抗倒伏强、成穗率高、可延长10‑15天秧龄,缩短3‑5天的缓苗期,增产增收明显等优点。本发明为机械插秧提供优质长秧龄标准带蘖壮秧,可实效解决长期以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环节中、小苗移栽育秧难及淹苗缺苗的瓶颈短板,在有效保障机械插秧成功率和插秧质量的同时,为水稻丰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生产的人工插秧方式已逐渐被轻简化的直播、抛秧或机械化播种育秧机插等方式所取代。
目前,现有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存在用种量大,流水线硬盘播种密度高,出苗后根、苗竞争空间,根系生发不齐,秧苗因向上争光而长成细腰苗,以致3-4叶龄不仅无法正常分蘖,且群体内通风透光性差,导致一方面早稻常遇低温阴雨而烂秧,中、晚稻则因高温烧苗或旺长,易造成机插失败;另一方面3-4叶龄中小苗就要移栽到大田,但秧苗机插入泥2cm-3cm深,使秧苗基茎没入泥水中,导致低节位分蘖失去生发机会,严重损失生产力。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存在用种量大,流水线硬盘播种密度高,出苗后根、苗竞争空间,根系生发不齐,秧苗因向上争光而长成细腰苗,以致3-4叶龄无法正常分蘖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秧床准备;
步骤2:晒种选种;
步骤3:浸种催芽,采用间歇浸种法浸种消毒,早稻杂交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36小时,常规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48个小时;中晚稻杂交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24小时,常规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48个小时;直接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加入5%烯效唑200mg/kg干种子)间歇浸种,可直接催芽;
步骤4:选用毯苗钵体穴盘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精量稀播匀播;毯苗钵体穴盘9寸盘,横向14位穴孔,纵向31位穴孔,每盘434穴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量满足1-4粒每穴,播种质量满足:空格(穴)率≦2%,播种均匀度合格率≧85%,种子破损率≦1%;
步骤5:暗化出苗:播后将秧盘叠盘堆放在有保温增湿的暗室中,温度控制在30-35℃,湿度控制在60-70%,保湿保温促出苗;
步骤6:摆盘:将已全部立针的秧盘转运到秧田进行培育,硬盘横排成2行,拉线摆直,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紧密整齐摆放,忌有水放盘;置床后亩用50%多菌灵100g、5%阿维菌素150ml、15%吡虫啉20g,育秧基质中不含壮秧剂的,中晚稻增加5%烯效唑20克,混合一并喷雾,防鸟鼠、病虫等危害;
步骤7:育秧,重点抓好温度和水分的管理:
温度管理:出苗至1叶1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早稻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超过28℃要及时通风降温;
水分管理:真叶展开前揭膜当天一次性补足水,然后缺水(床土发白、上午8-9点钟时秧苗叶尖没有水珠或水珠较少,晴天中午秧苗卷叶)补水(既灌平沟水,吸湿后及时排干),保持床土湿润;
步骤8:机插,在秧龄5-6叶龄,选用匹配横向送秧14次的插秧机进行机插。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秧床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06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