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10673.6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文喜贤;罗新谷;孙明珠;刘凯丽;邓达孙;陈恒;熊模昌;罗细芽;焦敏;邹尚峰;宋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朱立国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秧龄 带蘖壮秧 培育 方法 | ||
1.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秧床准备;
步骤2:晒种选种;
步骤3:浸种催芽,采用间歇浸种法浸种消毒,早稻杂交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36小时,常规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48个小时;中晚稻杂交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24小时,常规稻种子浸种时间不超过48个小时;直接用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间歇浸种,可直接催芽;
步骤4:选用毯苗钵体穴盘和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精量稀播匀播;毯苗钵体穴盘9寸盘,横向14位穴孔,纵向31位穴孔,每盘434穴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量满足1-4粒每穴,播种质量满足:空格(穴)率≦2%,播种均匀度合格率≧85%,种子破损率≦1%;
步骤5:暗化出苗:播后将秧盘叠盘堆放在有保温增湿的暗室中,温度控制在30-35℃,湿度控制在60-70%,保湿保温促出苗;
步骤6:摆盘:将已全部立针的秧盘转运到秧田进行培育,硬盘横排成2行,拉线摆直,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紧密整齐摆放,忌有水放盘;置床后亩用50%多菌灵100g、5%阿维菌素150ml、15%吡虫啉20g,育秧基质中不含壮秧剂的,中晚稻增加5%烯效唑20克,混合一并喷雾,防鸟鼠、病虫等危害;
步骤7:育秧,重点抓好温度和水分的管理:
温度管理:出苗至1叶1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早稻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超过28℃要及时通风降温;
水分管理:真叶展开前揭膜当天一次性补足水,然后缺水补水,保持床土湿润;
步骤8:机插,在秧龄5-6叶龄,选用匹配横向送秧14次的插秧机进行机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秧床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播种前10-15d对水稻秧田进行第一次灌水,直至水面高度为5-10cm时进行翻耕灭草,保水浸泡秧田;
S1.2:在播种前1-3d对水稻秧田进行精细耕整,对秧田施加25%水稻专用复合肥25kg作底肥,施加完成后进行打浆并耙平;
S1.3:设置秧畦,秧床畦面宽度为125-130cm,畦与畦之间开30cm宽x25cm深畦沟,要求畦面平整,畦长不超过10m,按照南北方向整理秧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晒种选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选购合格的水稻良种,早稻于浸种前选晴好天气晒种4-6小时,中、晚稻晒种2-3小时,并注意适时翻动;
S2.2:浸种前用清水选种:将适量种子浸入水中,水面高于种子面10cm以上,充分搅动种子,将上浮的种子捞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具体浸种时间应依据品种特性和当时气温进行确定,种子吸水量到干种子重量25-30%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如采用强氯精浸种消毒,要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沥干,2-3小时后再用强氯精药液浸种,浸种后一定要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后再在烯效唑药液浸种2-3小时,然后催芽,防止产生药害;杂交稻种子不饱满,发芽势低,缩短浸种时间,实行“少浸多露”的方法,以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浸种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水温高于20℃,浸种时间相应缩短;杂交种子用清水浸泡捞出秕谷,秕谷可另行单独催芽播种;早稻提倡朔料薄膜大棚内保温催芽,中晚稻提倡室内阴凉催芽,如育秧基质中含有壮秧剂成分的,浸种药液不能加烯效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长秧龄带蘖壮秧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选用合格的水稻育秧专用营养基质,按作业质量标准进行流水线稀播匀播,杂交稻每穴播2粒种,常规稻每穴播3粒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106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