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08866.8 | 申请日: | 202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1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邓磊;黄笑乐;岳洋;宁星;任纪云;车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41 | 分类号: | E21B43/241;E21B43/34;H01M8/0612;H01M8/040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姬莉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持 式富油煤 原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温高压氮气供应系统,用于提供高温高压的氮气;
注入井(10),设于待热解富油煤层(11)中,入口端与高温高压氮气供应系统的输出端连接;
高温燃料电池堆(13),设于待热解富油煤层(11)中,与所述注入井(10)之间通过第一裂隙(12)连通;
生产井(15),设于待热解富油煤层(11)中,与所述高温燃料电池堆(13)之间通过第二裂隙(14)连通;
热解产物处理收集系统,与所述生产井(15)的出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氮气供应系统包括储气罐(3)、加热器(6)、高温储气罐(7)、第二增压装置(8)和高温高压储气罐(9),所述储气罐(3)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加热器(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高温储气罐(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温储气罐(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增压装置(8)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增压装置(8)的输出端与所述高温高压储气罐(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高温高压储气罐(9)的输出端与所述注入井(10)的入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井(10)和高温燃料电池堆(13)以生产井(15)为中心呈六边形布置;高温燃料电池堆(13)通过导线与电力系统控制柜(23)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氮气供应系统还包括空气分离装置(1)和第一增压装置(2),所述空气分离装置(1)的氮气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分离装置(1)的氧气输出端与所述高温燃料电池堆(13)的阴极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增压装置(2)的输出端与所述储气罐(3)的输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3)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增压装置(8)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储气罐(3)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加热器(6)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4),所述储气罐(3)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增压装置(8)的第二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产物处理收集系统包括气固分离装置(16)、换热器(17)、气液分离装置(18)、储油罐(19)和CO2储罐(20),所述气固分离装置(16)的输入端与所述生产井(15)的出口连接,所述气固分离装置(16)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17)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储气罐(3)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17)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器(17)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换热器(17)的第二输出端与下一地块的待热解富油煤层(11)的注入井(10)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8)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储油罐(1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8)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CO2储罐(20)的输入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持式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8)的第三输出端经第三阀门(21)后与所述高温燃料电池堆(13)的阳极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8)的第三输出端经第四阀门(22)后与下一地块高温燃料电池堆(13)的阳极入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8)的第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8.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油煤原位热解系统实现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高温高压氮气供应系统将高温高压氮气输入到所述注入井(10),所述注入井(10)中的高温高压氮气经过第一裂隙(12)和第二裂隙(14)进入待热解富油煤层(11)并与其进行对流换热,同时高温燃料电池堆(13)对富油煤层(11)进行传导加热,高温高压氮气携带富油煤热解产生的热解气通过所述生产井(15)进入所述热解产物处理收集系统,所述热解产物处理收集系统对热解气进行处理并收集焦油,热解结束后,通过低温高压氮气对热解后富油煤层(11)中的热量及残留油气进行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88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