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前照灯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8364.5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4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龚晨晟;司继成;陈云祥;糜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马璞芯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76 | 分类号: | F21S41/176;F21S41/16;F21S41/675;F21S41/30;G02B26/10;F21S41/25;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岳晓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嘉陵***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车前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前照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车前照灯包括:蓝激光器,发射蓝激光;磷光体,位于所述蓝激光的出射路径上,所述磷光体受所述蓝激光照射的区域出射白光;远光灯镜头组,位于所述磷光体的出射路径上,将所述磷光体出射的白光投射至近光区域或者远光区域;还包括控制系统和扫描振镜,所述扫描振镜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所述蓝激光振动扫描至所述磷光体的预设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前照灯,实现机动车前照灯进行分区照明,实现了机动车前照灯对于不同环境、不同路况对灯光照射状态做出不同的改变,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申请要求申请号为202211076484.9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为2022年09月05日,发明名称为一种机动车前照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照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前照灯。
背景技术
机动车前照灯是夜间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前照灯光源主要有四种:卤素灯、氙气灯、LED灯以及激光灯。随着科技发展,激光灯逐渐被作为机动车前照灯的光源。
当夜间行车时,机动车主通常使用灯光控制杆来调节远近光灯,从而满足远光灯与近光灯的切换且现阶段机动车前照灯的镜头均是以照明式设计的,即只考虑大灯投射出去的视场角度。
随着车速的提高,路况多变复杂,传统的远近光两种固定照明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传统前照灯的照明角度限制,机动车转弯时存在照明暗区导致驾驶员存在视觉盲区而影响其对障碍物的判断;机动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前照灯的灯光开启时会直射到对向的机动车或者行人导致对方炫目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动车前照灯,使机动车前照灯进行分区照明,实现了机动车前照灯对于不同环境、不同路况对灯光照射状态做出不同的改变,减少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动车前照灯,包括:
蓝激光器,发射蓝激光;磷光体,位于所述蓝激光的出射路径上,所述磷光体受所述蓝激光照射的区域出射白光;远光灯镜头组,位于所述磷光体的出射路径上,将所述磷光体出射的白光投射至近光区域或者远光区域;以及控制系统和扫描振镜,所述扫描振镜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所述蓝激光振动扫描至所述磷光体的预设区域;其中,所述远光灯镜头组包括沿光轴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磷光体之间;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平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
可选的,预设区域包括磷光体的全部区域。
可选的,磷光体包括沿竖直方向排列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沿竖直方向的一侧;预设区域包括第一区域。
在一个特定实施方式中,第一区域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子区域和第二子区域,第二子区域位于第一子区域沿水平方向的一侧;第一子区域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二子区域沿竖直方向的宽度。
可选的,磷光体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三区域、第四区域和第五区域,第四区域位于第三区域与第五区域之间;预设区域包括第三区域和第五区域。
可选的,预设区域包括交通指示符。
可选的,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胶合形成胶合透镜组。
可选的,沿光轴方向,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20mm且小于或者等于25mm;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1mm且小于或者等于2mm;沿光轴方向。
可选的,沿所述光轴方向,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磷光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1.5mm且小于或者等于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马璞芯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马璞芯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8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