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7625.1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8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田胜;滕明涛;熊安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铖高科(厦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9/02;C08K3/04;C08K3/30;C08K7/14;C08K7/06;C08K7/08;C08K7/26;C08K3/22;C08K7/24;F16D69/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高巍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华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汽车 摩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耐高温树脂10%~20%、丁腈橡胶5%~15%、泡沫铁粉5%~10%、增强复合纤维5%~15%、玻璃纤维1%~8%、不锈钢纤维2%~10%、碳纤维3%~8%、六钛酸钾晶须5%~15%、硫酸钙晶须3%~8%、蓝晶石粉3%~8%、硫化锑2%~6%、二硫化钼1%~5%、石油焦炭3%~8%、鳞片石墨6%~16%、颗粒石墨3%~8%、硅藻土3%~8%、沉淀硫酸钡5%~10%、三氧化二铝颗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石墨与所述颗粒石墨含量比为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片石墨的尺寸范围为100um~300um,所述颗粒石墨的尺寸范围为50um~200um,所述鳞片石墨和所述颗粒石墨的碳含量≥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铝颗粒的尺寸范围为50um~100u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复合纤维由矿物纤维和棉花提取纤维复合组成。
6.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种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包括以下步骤:
S1,混合配料:将所有组分按质量比分配完成后,按照次序分成多次放入高速混料机中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A;
S2,热压成型:将所述混合物A放入模具中进行热压,热压的温度范围为160℃~200℃,压力范围为30Mpa~60Mpa,保压时间为2min~5min;
S3,固化:将热压成型后的摩擦衬片放入固化炉中,在80℃~2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梯度保温4h~6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按照次序分成多次放入高速混料机中进行搅拌为,将配比后的各组分分为三组,依次放入所述高速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第一组组分放入所述高速混料机中进行搅拌获得混合物A1,所述第一组组分包括增强复合纤维、玻璃纤维、不锈钢纤维、碳纤维、六钛酸钾晶须、硫酸钙晶须、鳞片石墨、颗粒石墨、石油焦炭和沉淀硫酸钡;
S102,将第二组组分放入所述高速混料机中与所述混合物A1进行搅拌获得混合物A2,所述第二组组分包括耐高温树脂和丁腈橡胶;
S103,将第三组组分放入所述高速混料机中与所述混合物A2进行搅拌获得所述混合物A,所述第三组组分包括泡沫铁粉、蓝晶石粉、硫化锑、二硫化钼、硅藻土和三氧化二铝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混料机内的单次混合时长为20min~40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汽车摩擦衬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后处理:对固化后的摩擦衬片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摩擦衬片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铖高科(厦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久铖高科(厦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76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