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落石撞击桥梁失效概率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307305.6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1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峰;荆一帆;张智超;冀豪豪;荀非帆;杜威;吴俊霖;仝朝康;冯亮;雒嘉鑫;崔畅滏;彭洋鹏;李晨涛;张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1/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方日勇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击 桥梁 失效 概率 分析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落石撞击桥梁失效概率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边坡基本参数和落石初始参数;获得落石最终撞击桥墩的撞击参数;建立满足预设条件的落石撞击参数高维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建立满足预设要求的落石撞击桥梁后墩柱剩余承载能力模型;计算撞击后墩柱的损伤指标;获取落石撞击桥墩后发生倒塌的概率;统计可能撞击到桥墩的落石数量,并计算落石撞击桥墩的概率;基于随机的落石初始参数,将可能撞击到桥墩的落石依质量轻重依序分为多个等级,并计算落石在对应等级的概率;获取桥梁处可能发生落石崩塌的概率;计算桥梁受落石撞击后的失效概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量化桥梁在落石撞击下的失效风险,提高其拟合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落石撞击桥梁失效概率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桥梁结构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在西部艰险山区极为常见。近些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山体崩塌、泥石流等)所导致的落石撞击桥梁事故常有发生,严重威胁桥梁结构服役安全。
因此,对落石撞击下桥梁结构失效概率进行分析,是提高桥梁结构在极端冲击作用下服役安全性的必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桥梁结构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的研究中,落石撞击下桥梁结构以确定性指定事件分析居多,鲜有研究探讨落石撞击下桥梁结构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性;另外,综合考虑地质灾害、落石撞击参数联合影响与灾害发生概率的研究少之又少。
即使存在很少量的落石撞击下桥梁结构的失效概率研究,其方法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建立精细化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②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方法得到代理模型;③基于蒙特卡罗抽样,计算得到桥梁结构的失效概率。现有计算方法没有将现实情况中的落石撞击参数联合考虑其中,并且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无法解决高次(次数≥3)问题的拟合,并无法反映三个及三个以上落石撞击参数的联合作用影响,代理模型拟合精度受到严格限制,计算结果与实际落石撞击情况不符,无法给予桥梁结构防灾减灾等方面有效的指导建议。
因此需要一种落石撞击桥梁失效概率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落石撞击桥梁失效概率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量化桥梁在落石撞击下的失效风险,提高其拟合精度。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落石撞击桥梁失效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桥址确定危险边坡和潜在的落石源,获取边坡基本参数和落石初始参数;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所述落石初始参数进行工况设计,获得落石初始参数数据集;对所述落石初始参数数据集进行轨迹模拟,获得落石最终撞击桥墩的撞击参数;其中,所述落石最终撞击桥墩的撞击参数包括撞击速度、撞击高度、撞击角度和落石转速;
建立满足预设条件的落石撞击参数高维联合概率分布模型;
建立满足预设要求的落石撞击桥梁后墩柱剩余承载能力模型;
基于所述落石初始参数进行随机抽样,获得随机的落石初始参数;
基于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落石撞击参数高维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将所述随机的落石初始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对所述落石最终撞击桥墩的撞击参数进行多目标预测输出,获得第一预测输出结果;
基于所述满足预设要求的落石撞击桥梁后墩柱剩余承载能力模型,将所述第一预测输出结果中的撞击速度、撞击高度、撞击角度、落石转速和落石质量作为输入参数,对撞击后墩柱剩余承载能力进行单目标预测输出,获得第二预测输出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7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