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频变耦合结构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6138.3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5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高鸾凤;曹国群;胡玉禄;谭政;袁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1P1/203;G06F17/16;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结构 对称 双通带 滤波器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频变耦合结构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本发明将频变耦合结构应用于基于两个低通原型函数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中,将拓扑结构对应的频变耦合矩阵转换为非频变耦合矩阵后,通过有约束非线性最小化函数优化求解频变耦合矩阵的全部未知参数,从而消除了原先的交叉耦合路径,所产生N‑1个传输零点可以由频变耦合结构产生和独立控制,简化了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减小了调试的复杂程度。本发明可在不同的通带和规定的传输零点中合成不同阶数、回波损耗和带宽的双通带滤波器,实现线内拓扑结构,简化滤波器设计与仿真的难度,且极大提高了带外抑制和通带间的隔离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通带滤波器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频变耦合结构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中,传输零点对于提高带外抑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交叉耦合结构因为实现各种传输零点的适应性,被普遍使用在微波滤波器的设计中。交叉耦合滤波器相比传统滤波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带外抑制度好,矩形系数高,设计灵活等诸多优点。然而,由于存在多种耦合路径,在产生传输零点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调试和拓扑结构的复杂度。针对这种缺陷,近年来,频变耦合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使用频变耦合结构设计的滤波器不仅可以实现拓扑结构的优化,实现线内拓扑结构;还能够独立控制传输零点的位置,减小滤波器调试的复杂度。
另外,在无线通信中,存在着将多个应用程序集成到一个单一系统中的趋势,这需要多通带滤波器。其中,双通带滤波器凭借着较为简单的设计方法和调试过程,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通信系统中。为了设计双通带滤波器,通常采用两种方法:1)使用多模谐振器;2)使用频率变换法合成。第二种方法更灵活、更简单,因为它可以实现具有特定性能的滤波器,并且可以通过单频带滤波器设计中常用的技术来实现。
最近,有学者提出使用两个不同的低通原型来设计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该种滤波器可以实现不同的通带具有不同的带宽、阶数和回波损耗。但是,因为存在过多的交叉耦合路径,该滤波器同时也存在着难以仿真和设计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或不足,为解决现有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设计时交叉耦合路径过多导致难以仿真和设计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频变耦合结构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除了能够产生基于两个低通原型函数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实现不同的通带具有不同的带宽、阶数和回波损耗;还能够消除滤波器的全部交叉耦合,实现线内拓扑结构,简化滤波器设计与仿真的难度。
一种基于频变耦合结构的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如图7),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从两个低通原型的传输零点和反射零点出发,利用频率变换函数得到非对称双通带滤波函数的传输零点和反射零点。频率变换函数为:
S=S'/a1+b1/(S'-jZ12),S'Z12
S=S'/a2+b2/(S'-jZ12),Z12S'
其中未知参数ai和bi的表达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6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