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2711.3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彬;杨积海;刘四华;李洛;李敏敏;何孙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多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36;F16K1/32;F16K27/02;F16K41/02;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于岩 |
地址: | 325100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阀瓣蝶阀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阀瓣蝶阀,包括阀体、上阀座和下阀座及阀杆,包括:阀板,套设于阀杆上的阀板;密封结构,设置于阀板朝向于阀体入口端的一侧;第一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上阀座与阀杆之间;第二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下阀座与阀杆之间;以及正压防堵结构,输入端设置于阀体的外侧壁上,输出端贯穿阀体分别连通于上阀座与下阀座内;其中,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内壁上均设有正压防堵结构输出端输出的进气槽,两个进气槽分别位于第一防抱死结构与第二防抱死结构相对的一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降低工艺介质对阀杆、填料的腐蚀,延长阀门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蝶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蝶阀是用阀杆带动阀瓣往复回转90°左右来开启、关闭或调节介质流量的一种阀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操作简便迅速,是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的阀门品种之一。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阀门内气相工艺流质常伴有酸泥、矿尘等杂质,其在工况条件的作用下,附着在阀门内侧的阀杆处,进而腐蚀填料、阀杆,导致阀门本体外漏或阀门阀杆卡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阀瓣蝶阀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单阀瓣蝶阀,包括阀体、设置于阀体上下两侧的上阀座和下阀座及一端位于上阀杆做的上方,另一端分别贯穿阀杆座、阀体及下阀座的阀杆,包括:
阀板,套设于阀杆上的阀板;
密封结构,设置于阀板朝向于阀体入口端的一侧;
第一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上阀座与阀杆之间;
第二防抱死结构,设置于下阀座与阀杆之间;
以及正压防堵结构,输入端设置于阀体的外侧壁上,输出端贯穿阀体分别连通于上阀座与下阀座内;
其中,所述上阀座与下阀座的内壁上均设有正压防堵结构输出端输出的进气槽,两个所述进气槽分别位于第一防抱死结构与第二防抱死结构相对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蝶阀需要开启时,阀杆进行转动,同时正压防堵结构启动,阀杆带动阀板进行转动,此时流质将流到阀杆与阀体的连通处,同时正压防堵结构给进气槽内送气,从而达到流质无法流入阀杆与阀体的缝隙内,从而达到对阀杆与防抱死结构的保护,从而增加阀门的整体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正压防堵结构包括一端设置于阀体外部、另一端连通于阀体内的进气管及中部设置于进气管输出端且两端与两个进气槽连通的进气孔。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进气管的设置,能够使得气体通过进气孔排入两个进气槽,从而达到进气槽内的气压增加,最终从阀杆与阀体的缝隙中流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
密封环,安装阀板朝向于输入端的一侧;
以及压板,设置于阀板朝向于阀体输入端的一侧,且压板一部分压合与密封环上,另一部分与阀板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阀板朝向于阀体输入端一侧设有密封环和压板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压板通过螺母连接于阀板上。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压板的设置,能够使得密封环密封的更稳定,通过压板的可拆卸连接,能够使得密封环得到更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抱死结构:
压盖,套置于阀杆上,且压盖的一端延伸入上阀座内,另一端与上阀座顶端可拆卸连接;
以及填料,内壁与阀杆贴合,外壁嵌于压盖内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多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多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2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构态仿鳄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残差unet的图像分割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