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电动自动移栽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7789.0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成松松;姚惠明;赵雄;范涛;俞志轩;俞高红;周春健;黄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11/00;A01B51/02;F16H37/12;F16H57/08;F16H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10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菜 高密度 电动 自动 移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电动自动移栽机,包括自走式电动底盘装置,挂接装置及作业装置;所述自走式电动底盘装置通过挂接装置将作业装置连接;所述作业装置包括作业部件传动机构,运苗机构以及植苗机构;所述运苗机构与植苗机构对应设置,将苗种运输至植苗机构内,所述作业部件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植苗机构,驱动植苗机构进行植苗。本方案采用独特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能够在不增加动力输入轴转速的情况下,通过鸭嘴分布的结构设置使得植苗效率加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电动自动移栽机。
背景技术
秧苗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约有60%以上的蔬菜品种采用育苗栽植方式。其中青菜的种植以钵苗移栽为主要方式,该种植方式育苗配套技术成熟,苗移栽后成活率高,产量有保障。然而受移栽装备的制约青菜的种植方式多为人工移栽,生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目前移栽机种类较多,部分半自动移栽机同样依赖人工取苗、投苗,整机效率较低,同时对劳动力需求大。部分全自动移栽机多为单行或双行,移栽行距较大且效率都不高,不能满足青菜高密度移栽的要求,也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移栽机的效率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方案提供的一种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电动自动移栽机,其能够提高移栽机的效率,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走式青菜高密度电动自动移栽机,包括自走式电动底盘装置,挂接装置及作业装置;所述自走式电动底盘装置通过挂接装置将作业装置连接;所述作业装置包括作业部件传动机构,运苗机构以及植苗机构;所述运苗机构与植苗机构对应设置,将苗种运输至植苗机构内,所述作业部件传动机构驱动连接植苗机构,驱动植苗机构进行植苗。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部件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输入轴、凸轮、第一同步带轮、第一轴套、第一联轴器法兰、第二联轴器法兰、第二轴套、第二输入轴、轴承座、减速机、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固定架以及工作机架组件;
所述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并固定于工作机架组件上;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固定在减速机轴端;所述凸轮固定在第一输入轴上,所述轴承座对称固定在工作机架组件上,所述第一输入轴穿过工作机架组件一侧的轴承座固定;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固定在第一输入轴上,所述第一轴套一端连接第一输入轴,另一端连接第一联轴器法兰;所述第二输入轴穿过工作机架组件另一侧轴承座固定,所述第二轴套一端连接第二输入轴,另一端连接第二联轴器法兰;所述第一联轴器法兰和第二联轴器法兰锁紧在一起,所述同步带分别带动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
作业时给电机通电,所述减速机带动第二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同步带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植苗机构包括太阳轮轴,齿轮箱,植苗臂,植苗器部件和L型固定板;所述齿轮箱对称设置,齿轮箱之间通过L型固定板设置有植苗器部件;所述太阳轮轴对称设置,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配合连接,另一端分别与齿轮箱驱动连接,所述齿轮箱绕太阳轮轴做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植苗臂包括四组植苗臂组件,分别对称设置于两个齿轮箱的两端;
所述植苗臂组件包括凸轮、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轴承、挡圈、第一轴承销、摆动臂、第一摆动板、第二轴承、第二轴承销、轴套、第二摆动板、开槽螺母、第一摆动板中心轴以及第二摆动板中心轴;
所述凸轮固连在齿轮箱上并与植苗器部件驱动连接,在齿轮箱的带动下可以通过旋转凸轮改变鸭嘴的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凸轮穿过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配合固连,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固连;
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铰接有两个摆动板中心轴,两个摆动板中心轴对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上,分别为第一摆动板中心轴和第二摆动板中心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7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