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5576.4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冬;常山;岳彦炯;傅琳;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3/66 | 分类号: | F16C33/66;F16N7/3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加载 润滑 驱动 系统 | ||
1.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它包括传动轴(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轴承(2)、定位环(3)、推动轴(4)、第二轴承(5)、轴承座(6)、第三轴承(7)、螺旋浮动筒(10)、驱动油腔I、驱动油腔Ⅱ、双层螺旋齿(17)、驱动加载系统和润滑系统,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7)分别套装在传动轴(1)上,定位环(3)套装在传动轴(1)上,且定位环(3)位于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7)之间,推动轴(4)套装在第一轴承(2)和第三轴承(7)上,第二轴承(5)套装在推动轴(4)上,轴承座(6)套装在第二轴承(5)上,驱动油腔I和驱动油腔Ⅱ安装在传动轴(1)上,用以驱动传动轴(1)旋转,螺旋浮动筒(10)套装在推动轴(4)上,且螺旋浮动筒(10)的一端与推动轴(4)连接,螺旋浮动筒(10)的另一端与套装在传动轴(1)上的双层螺旋齿(17)连接,润滑系统设置在轴承座(6)、传动轴(1)和定位环(3)上,实现对传动轴(1)上的第一轴承(2)、第二轴承(5)和第三轴承(7)的润滑,驱动加载系统开设在传动轴(1)上并分别对驱动油腔I和驱动油腔Ⅱ提供驱动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浮动筒(10)的内侧壁上加工有两个第一内齿,推动轴(4)的外圆周上加工有第一外齿,第一外齿与螺旋浮动筒(10)上的一个第一内齿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油腔Ⅱ包括滑环(11)、密封环(13)和活塞环(14),滑环(11)和活塞环(14)由左至右依次套装在传动轴(1)上,滑环(11)和活塞环(14)之间安装有密封环(13),滑环(11)、活塞环(14)、传动轴(1)和密封环(13)的围合区域形成第二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油腔Ⅱ还包括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分别与密封环(13)、活塞环(14)和双层螺旋齿(17)连接,双层螺旋齿(17)的外圆周表面上的第二外齿与螺旋浮动筒(10)上的另一个第一内齿相啮合,双层螺旋齿(17)的内侧壁上加工有第二内齿,第二内齿与传动轴(1)上的第三外齿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油腔I包括压力环(15)和第二螺栓(16),压力环(15)通过第二螺栓(16)安装在传动轴(1)的台肩上,且压力环(15)位于双层螺旋齿(17)内,活塞环(14)、压力环(15)和传动轴(1)的围合区域形成第一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加载系统包括第一油路(A)和第三油路(C),第一油路(A)和第三油路(C)均开设在传动轴(1)上,且第一油路(A)为驱动油腔I提供驱动动力,第三油路(C)为驱动油腔Ⅱ提供驱动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油路(A)包括第一动水平油路(A1)和第一动竖直油路(A2),第一动水平油路(A1)水平开设在传动轴(1)上,第一动竖直油路(A2)径向开设在传动轴(1)上,且第一动竖直油路(A2)的一端与第一动水平油路(A1)连通,第一动竖直油路(A2)的另一端与第一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液压加载器润滑与驱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油路(C)包括第三动水平油路(C1)和第三动竖直油路(C2),第三动水平油路(C1)水平开设在传动轴(1)上,第三动竖直油路(C2)径向开设在传动轴(1)上,且第三动竖直油路(C2)的一端与第三动水平油路(C1)连通,第三动竖直油路(C2)的另一端与第二空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55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