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柄菊在蒜头果种植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4856.3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四海;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35 | 分类号: | A01G22/35;A01G17/00;A01G2/10;A01G13/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金科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6 | 代理人: | 胡亚兰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柄菊 蒜头 种植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肿柄菊在蒜头果种植中的应用,该应用包括:将蒜头果幼苗和肿柄菊插条同时种植在基质中进行栽培。本发明提供的应用,通过以蒜头果作为半寄生植物,以肿柄菊作为寄主植物,使得寄生植物蒜头果能与寄主植物肿柄菊快速形成寄生关系,能显著促进蒜头果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肿柄菊在蒜头果种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别名太阳花、金光菊、臭菊、树菊等,是菊科肿柄菊属植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丛状多年生灌木或亚灌木,根系发达,繁殖力强,能在各类土壤上生长。原产墨西哥及中美洲地区,曾作为观赏植物、绿肥和防止土壤侵蚀植物被广泛引种到亚洲、非洲、美洲、澳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在东南亚、南非、太平洋一些地区成为入侵草地、河岸、路边的杂草,蔓延形成单一优势种群。我国广东、云南等地曾作为观赏植物引种,目前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地区逃逸后,已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危害,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是一种有潜在危害性的外来植物。
因此,随着肿柄菊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地区的蔓延和扩散,依据该物种的特性需要寻找一种利用的新途径为生产服务,减轻肿柄菊带来的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肿柄菊在蒜头果种植中的应用。
一种肿柄菊在蒜头果种植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的应用,将蒜头果幼苗和肿柄菊插条同时种植在基质中进行栽培。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蒜头果幼苗的根系完整,所述肿柄菊插条的形态学下端斜放在所述蒜头果幼苗根系的下部。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肿柄菊插条的2/3埋入在所述基质中。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肿柄菊插条采用以下方法采集得到:选择生长无分枝的萌生肿柄菊枝条,从肿柄菊枝条的基部剪取枝条,然后将该枝条上的所有叶片从叶柄基部剪除,最终得到所述肿柄菊插条。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蒜头果的茎与所述肿柄菊插条在所述种植基质表面的距离为3~4cm。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栽培包括:为所述蒜头果幼苗和肿柄菊插条搭建遮荫度50%遮荫网,并定期浇水保持基质湿润,6个月后出苗。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肿柄菊插条粗度在1.2~2.5cm之间,长20~25cm。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蒜头果幼苗采用以下催芽得到: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集生长成熟的蒜头果果实,剥除果皮取出种子,洗净种子,阴干种子表面水分;
将种子浸泡于50%的多菌灵1000倍液30min,捞出浸泡的种子再阴晾至种壳表面无水分;
按间距2cm,排于沙床中,覆盖3~5cm厚的干净湿润河沙,进行沙藏催芽;
翌年4-5月份移栽沙藏催芽的蒜头果幼苗。
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基质按腐殖土和壤土质量比为3:2比例配置得到;在蒜头果和肿柄菊生长一段时间后,当发生肿柄菊枝条过于密集,影响蒜头果叶片光照的情况,将肿柄菊枝条进行修剪,并将修剪掉的枝条作为绿肥施播于所述基质中。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应用,通过以蒜头果作为半寄生植物,以肿柄菊作为寄主植物,使得寄生植物蒜头果能与寄主植物肿柄菊快速形成寄生关系,能显著促进蒜头果的生长。
2、寄主植物肿柄菊分布在云南和广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与蒜头果的适宜分布区大致相当,作为寄主植物肿柄菊无需专门繁育,一年四季可野外直接采集,节约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未经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4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