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4038.3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晨;徐鹏;吴林林;赵伟;孙大卫;李付强;徐曼;潘燕;邓晓洋;孙雅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叶明川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机组 振荡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和装置,涉及电力设备运维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施加第一扰动信号,确定第一电力参数;施加第二扰动信号,确定第二电力参数;其中,第一扰动信号的正序扰动频率和负序扰动频率均为目标频率,第二扰动信号的正序扰动频率和负序扰动频率均为互补频率;基于第一电力参数,得到第一响应分量和第一耦合响应分量,并基于第二电力参数,得到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基于第一响应分量、第一耦合响应分量、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得到阻抗信息,并基于阻抗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振荡风险,若是,进行告警。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速度,从而提高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新能源电力机组在并网后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通常需要对电力机组的振荡风险进行检测,以确认电力机组是否存在故障。目前,上述检测的主要方式为阻抗法,即确定电力机组的有关阻抗信息(例如阻抗矩阵),并根据相关阻抗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振荡风险。
由于新能源机型繁多且迭代更新速度快,同时机组控制环节复杂,形成的阻抗信息间存在频率耦合现象,具体的,通常在几赫兹至几百赫兹的频率存在有频率耦合现象,即注入频率为fp的正序电压扰动,会产生频率为fp的正序电流响应和频率为(fp-2f1)的负序电流响应两个分量(f1为基频),表现为存在有非对角元耦合项。为了获取二维频耦阻抗信息的4个元素,目前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注入两组线性不相关的正负序扰动信号(例如,为了提取后续所需输入的分量,需要针对当前频率和互补频率各注入两组扰动信号),之后通过代数方程等进一步计算求解。其扰动信号注入的时间长,导致确定阻抗信息的速度较慢,从而使整体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速度较慢,难以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场景中时间紧且任务重的情况。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速度较慢,从而不利于提高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速度较慢,从而不利于提高电力机组振荡检测的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机组振荡检测装置。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介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一扰动信号,确定所述电力机组的对应所述第一扰动信号的第一电力参数;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二扰动信号,确定所述电力机组的对应所述第二扰动信号的第二电力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扰动信号的正序扰动频率和负序扰动频率均为目标频率,所述第二扰动信号的正序扰动频率和负序扰动频率均为所述目标频率的互补频率;
基于所述第一电力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响应分量和第一耦合响应分量,并基于所述第二电力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
基于所述第一响应分量、第一耦合响应分量、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得到所述电力机组对应所述目标频率的阻抗信息,并基于所述阻抗信息判断所述电力机组是否存在振荡风险,若是,进行告警。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基于预设的基频,确定频率阈值;
判断所述目标频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频率阈值,若是,将所述频率阈值减去所述目标频率,得到所述互补频率;若否,将所述目标频率减去所述频率阈值,得到所述互补频率。
可选的,所述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一扰动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电力机组的稳态电压幅值,确定扰动幅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4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注浆搅拌设备
- 下一篇:用于记录车辆行程中的场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