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94038.3 | 申请日: | 202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晨;徐鹏;吴林林;赵伟;孙大卫;李付强;徐曼;潘燕;邓晓洋;孙雅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叶明川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机组 振荡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力机组振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一扰动信号,确定所述电力机组的对应所述第一扰动信号的第一电力参数;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二扰动信号,确定所述电力机组的对应所述第二扰动信号的第二电力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扰动信号的正序扰动频率和负序扰动频率均为目标频率,所述第二扰动信号的正序扰动频率和负序扰动频率均为所述目标频率的互补频率;
基于所述第一电力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响应分量和第一耦合响应分量,并基于所述第二电力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
基于所述第一响应分量、第一耦合响应分量、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得到所述电力机组对应所述目标频率的阻抗信息,并基于所述阻抗信息判断所述电力机组是否存在振荡风险,若是,进行告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基于预设的基频,确定频率阈值;
判断所述目标频率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频率阈值,若是,将所述频率阈值减去所述目标频率,得到所述互补频率;若否,将所述目标频率减去所述频率阈值,得到所述互补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一扰动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电力机组的稳态电压幅值,确定扰动幅值;
基于所述扰动幅值,确定第一正序电压扰动分量和第一负序电压扰动分量,其中,所述第一正序电压扰动分量的正序扰动频率和所述第一负序电压扰动分量的负序扰动频率均为目标频率,所述第一扰动信号包括所述第一正序电压扰动分量和第一负序电压扰动分量;
对所述电力机组施加所述第一正序电压扰动分量和第一负序电压扰动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电力机组施加第二扰动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电力机组的稳态电压幅值,确定扰动幅值;
基于所述扰动幅值,确定第二正序电压扰动分量和第二负序电压扰动分量,其中,所述第二正序电压扰动分量的正序扰动频率和所述第二负序电压扰动分量的负序扰动频率均为目标频率的互补频率,所述第二扰动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正序电压扰动分量和第二负序电压扰动分量;
对所述电力机组施加所述第二正序电压扰动分量和第二负序电压扰动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电力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响应分量和第一耦合响应分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电力参数,确定对所述电力机组施加所述第一扰动信号后的第一机端电压和第一机端电流;
基于所述第一机端电压、第一机端电流和预设的分解算法,得到所述第一响应分量和第一耦合响应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二电力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电力参数,确定对所述电力机组施加所述第二扰动信号后的第二机端电压和第二机端电流;
基于所述第二机端电压、第二机端电流和预设的分解算法,得到所述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响应分量、第一耦合响应分量、第二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得到所述电力机组对应所述目标频率的阻抗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响应分量,得到对应所述目标频率的第一电压响应分量和第一电流响应分量,并基于所述第一耦合响应分量,得到对应所述互补频率的第一耦合电压响应分量和第一耦合电流响应分量;
基于所述第二响应分量,得到对应所述互补频率的第二电压响应分量和第二电流响应分量,并基于所述第二耦合响应分量,得到对应所述目标频率的第二耦合电压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电流响应分量;
基于所述第一电压响应分量、第一电流响应分量、第一耦合电压响应分量、第一耦合电流响应分量、第二电压响应分量、第二电流响应分量、第二耦合电压响应分量和第二耦合电流响应分量,得到对应的所述阻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40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注浆搅拌设备
- 下一篇:用于记录车辆行程中的场景信息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