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分泌抗水貂阿留申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5101.7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4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慧君;李宏梅;朱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08;G01N33/577;G01N33/569;A61K39/42;A61P31/20;C12R1/91 |
代理公司: | 山东誉丰合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4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分泌 水貂 阿留申病 病毒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细胞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分泌抗水貂阿留申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是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875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得到。该杂交瘤细胞株具有稳定的分泌IgG1抗体能力,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效价高且亚类单一,能特异性识别ADV VP2蛋白supgt;492/supgt;FPHEVsupgt;496/supgt;的抗原表位,该抗原表位与国内外已发表的24株ADV同源性达到100%。能与ADV毒株或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可用作水貂阿留申病的诊断试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水貂阿留申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实验室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及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分泌抗水貂阿留申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A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leutianmink disease virus,ADV)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又被称为浆细胞增多症,主要侵害水貂免疫细胞,以浆细胞弥漫性增多、繁殖能力下降、持续性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紊乱为特征,主要导致感染水貂生殖能力、免疫水平、毛皮发育等严重下降,是危害水貂养殖业的三大病毒病之一。
ADV属于细小病毒科、阿留申细小病毒属,是能自我复制的单股线性负链DNA病毒,病毒粒子无囊膜,无糖类,无脂质,直径为22~25nm,呈二十面体对称,每个病毒粒子包含60个衣壳粒,每个衣壳外径为128A。
结构蛋白VP2是ADV的主要免疫原性抗原蛋白,能体外中和病毒,是抗原决定簇的载体,与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选择等密切相关,VP2基因是研究ADV病毒粒子蛋白的结构功能、ADV复杂的致病机理和建立ADV检测技术的首选基因。VP2蛋白是检测ADV特异性抗体的理想靶标抗原。
水貂阿留申病潜伏期长,公貂的发病率高于母貂,成年貂的感染率高于仔貂,秋冬两季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高于春夏两季。主要传染源是病貂和潜伏期的带毒貂,病毒在貂群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是带毒水貂的尿液、排泄物和唾液污染貂场环境,健康水貂对其接触而感染,垂直传播主要是带毒母貂胎盘垂直感染及产后哺乳使仔貂感染病毒,病毒能够在母貂胎盘中复制,母貂体内的抗体无法阻断垂直传播途径。
水貂阿留申病作为典型的免疫复合物疾病,主要侵蚀网状内皮系统,引发机体体液免疫,使浆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出现高γ球蛋白血症,但产生的抗体非但不能中和病毒,反而会和病毒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帮助病毒侵入细胞,引发Fc受体介导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这是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感染水貂的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以及其接种疫苗治疗会失败的原因之一。
由于水貂阿留申病对仔貂和成年貂的感染方式的不同,因此显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仔貂感染水貂阿留申病后,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现呼吸窘迫、咳嗽、发热等急性间质性肺炎的症状,病死率高。成年水貂感染水貂阿留申病后,主要表现为为缓慢发展的进行性疾病症状,具体表现为嗜睡,食欲不振,进行性身体消瘦,饮欲明显增强,冬季更为明显出现啃冰块的表现,被毛蓬乱,无光泽,严重贫血,排黑色煤焦油样的稀便,口腔溃疡、舌根出血,易怒,发病后期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后肢麻痹,多以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和尿毒症死亡为主。母貂流产或产木乃伊胎,公貂睾丸发育不良,生殖能力的损伤等症状。
由于水貂阿留申病病毒特殊的致病机理,截止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特效治疗方法,世界各地水貂养殖地区均采用种源净化、阳性淘汰的方法控制该病。我国各省份ADV流行毒株的同源性存在一定差异,目前缺乏针对不同ADV流行毒株的通用检测技术。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为水貂阿留申病免疫学诊断奠定了基础,使ELISA、胶体金试纸条等以单抗为基础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发展丰富。利用单克隆抗体,ADV检测技术将向更加快速、简便、灵敏、特异性、高通量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5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场地坪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造林机械化整地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