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0476.4 | 申请日: | 202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9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国;吕小兰;黄其智;邓东海;刘凤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晋江新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52 | 分类号: | D06M11/52;D06M15/00;D06M15/53;D06M13/402;D06P5/08;D06P5/06;D06M101/32;D06M101/34;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染色 涤锦氨纶 混纺 织物 压模失弹 方法 | ||
1.一种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按浴比1:6~15进水,在染缸内使用涤氨纶牢度提升剂DM-2525与涤锦氨纶固色剂DM-2540F同浴处理,75~90 ℃处理20~30min,排液;所述工作液组分是:
涤氨纶牢度提升剂DM-2525 0.5~2.0g/L,
涤锦氨纶固色剂DM-2540F 3.0~6.0g/L,
98%冰醋酸 2.0~3.0g/L;
S2) 按浴比1:6-15进水,在染缸内30~45 ℃水洗5~15min,排液,烘干;
S3) 在定形机上使用弹力保护剂DM-3548和色彩保护剂DM-2917A,一浸一轧,100~160℃焙烘;所述工作液组分是:
弹力保护剂DM-3548 10~30g/L,
色彩保护剂DM-2917A 10~4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涤氨纶牢度提升剂DM-2525用量0.5~2.0g/L,涤锦氨纶固色剂DM-2540F用量3.0~6.0g/L在染缸中处理,75~90 ℃处理20~30min;涤氨纶牢度提升剂DM-2525为白色粉末,有效成分为次硫酸氢钠盐,按重量份计组成,为90~94%;涤锦氨纶固色剂DM-2540F为棕黑色液体,有效成分为芳香族磺酸缩聚物和水,按重量份计组成,芳香族磺酸缩聚物为40~6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浴比1:6-15进水后,在染缸内不需要加热,利用染缸内余热在30~45 ℃水洗5~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弹力保护剂DM-3548用量10~30g/L与色彩保护剂DM-2917A用量10~40g/L在定形机上同浴浸轧,控制带液率70~85%,100~165℃焙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弹力保护剂DM-3548为白色乳液,有效成分为特殊高分子阳离子化合物,按重量份计组成,为20~50%;色彩保护剂DM-2917A为无色透明液体,有效成分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酰胺,按重量份计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10~20%,烷基酰胺为20~30%,其余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S3)中,均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印染助剂同浴使用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晋江新德美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晋江新德美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04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电动防爆车快捷换电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