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80441.0 | 申请日: | 202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9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张泱渊;苏亮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2 | 分类号: | H04L12/02;H02J7/00;H04L12/10 |
代理公司: | 广东知百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0 | 代理人: | 陈向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芯片 供电 激活 通讯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其包括低压CPU单元U1、隔离通讯单元U2、第一通讯供电单元、第二通讯供电单元、隔离预供电单元U3、电源单元U5、供电转换单元U6、自供电单元、线性稳压单元U7、采集控制单元U4以及电池系统。本发明建立初期预供电激活高压采集芯片,通过SPI隔离通讯降低系统通讯成本,通过电源组合的方式,即满足模拟前端采集的供电,又满足模拟前端芯片对供电电压的时序和幅值的要求,同时为SPI隔离芯片供电,并且降低系统的输入电流,与市面上典型的模拟芯片输入电流持平(10mA),减少系统发热量,提升系统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BMS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池单体状态采集的方法越来越多,从早期的分立式方案到大众流行的模拟前端采样方案,部分模拟前端采样芯片设计功耗偏大,激活和通讯需要依据独立SPI转菊花链通讯的方案进行通讯,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该现有技术采用了ST的9963E的模拟芯片,但是该模拟芯片采用线性稳压方案,存在着发热量大,且工作电流大(40mA)的问题,且对产品实用过程造成了很大的温度应力,对电路周边器件提出了较高的温度适应要求,并且芯片唤醒需要采用专属的唤醒芯片。
与此同时,该现有技术还存在采用专属的通讯芯片U8进行通讯,芯片价格高;采用T1进行通讯隔离,T1成本高,传导辐射高;U4供电采用线性稳压方案,BAT电压范围最高达65V,芯片电流峰值40mA,Q3需选型大封装器件(耗散功率需大于2W),且在密闭空间散发大量的热量,会拉动周围环境温度很大提升,提高对环境内其他器件的寿命要求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建立初期预供电激活高压采集芯片,通过SPI隔离通讯降低系统通讯成本,通过电源组合的方式,即满足模拟前端采集的供电,又满足模拟前端芯片对供电电压的时序和幅值的要求,同时为SPI隔离芯片供电,并且降低系统的输入电流,与市面上典型的模拟芯片输入电流持平(10mA),减少系统发热量,提升系统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芯片供电激活通讯系统,其包括低压CPU单元U1、隔离通讯单元U2、第一通讯供电单元、第二通讯供电单元、隔离预供电单元U3、电源单元U5、供电转换单元U6、自供电单元、线性稳压单元U7、采集控制单元U4以及电池系统;其中,
低压CPU单元U1,由低压电源进行供电,同步供电给所述隔离通讯单元U2的一侧,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隔离通讯单元U2,所述隔离通讯单元U2为SPI通讯隔离器,所述采集控制单元U4未正式工作时,通过所述SPI通讯隔离器进行激活,激活后通过所述SPI通讯隔离器进行通讯;
隔离预供电单元U3,其内部的供电电流为I1,在采集控制单元U4首次上电前,激活后续电源单元U5,控制U5内部线性电源输出再经过供电转换单元U6通过所述隔离通讯单元U2的所述第二通讯供电单元进行供电;
采集控制单元U4,所述采集控制单元U4为高压区AFE(模拟前端),一方面负责从所述电池系统进行线性稳压,供给内部,逻辑;一方面接收来自所述隔离通讯单元U2的激活信号后,控制所述电源单元U5输出电源,经过所述线性稳压单元U7传送U4内部进行转换,用于温度采集和通讯供电,其内部的总供电电流为I4;
电源单元U5,从所述电池系统取电,其内部的总供电电流为I2,一方面接收来自所述隔离预供电单元U3的激活信号,一方面接收来自所述采集控制单元U4的使能信号,其工作后将电池电压转换为8V为所述线性稳压单元U7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80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材铆环铆压机
- 下一篇:一种防止染色涤锦氨纶混纺织物压模失弹和色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