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巷道支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2650.0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成洁;余海舰;陈正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蓝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06 | 分类号: | E21D15/06;E21D15/5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金国强 |
地址: | 563200 贵州省遵义市桐***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巷道 支护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支护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矿井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中部设有圆形槽,圆形槽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支护板,多个支护板分别朝向底板的中轴线滑动;还包括与圆形槽同轴转动连接的环体,环体固定设有多个推动对应支护板滑动的第一弧形块;圆形槽的侧壁设有同轴的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二弧形块,环形槽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块的最低点齐平且抵接的横切面块,环形槽位于第二弧形块的正下方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固定设有固定机构;环体外周竖直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块抵接的固定板,固定板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配合对固定板限位。本方案可以快速对支柱进行夹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井巷道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沿空留巷中,一般均采用垛式支架进行支护和泵送充填支柱支护,但垛式支架支护强度较弱,巷道变形大,沿空留巷效果往往较差,而且巷道变形大,因此垛式支护只能是一次性的,无法再重复利用。泵送充填支柱支护是一种采用粉末状混合材料的巷旁支护技术,具有一定初撑力、让压变形能力和残余支撑强度,然而泵送充填支柱支护在支护时与巷道地面直接接触,存在填支柱与巷道地面发生相对位移的风险,从而导致支护失效。
参照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2627864A的一种煤矿井下用的支护装置,在实施例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底板上设有4个滑槽,4个滑槽沿骨架支柱的周向上间隔布置,且4个滑槽沿骨架支柱的径向延伸,4个滑槽与4个支护板对应设置,且支护板沿滑槽的延伸方向可移动,支护板包括支护部和移动部,移动部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移动部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设有定位件,通过定位件固定移动部。
然而上述技术使用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井下需要支护的沿空留巷区域大,则需要使用多根骨架支柱,上述专利要先调整4个支护板的位置来包围和支撑骨架支柱,再插入4个定位件来分别固定住支护板,然而这种安装方式很繁琐,很明显不适用于井下支护作业,尤其不适用于安装多根骨架支柱的情况,且4个支护板的位置调整不精确,则导致骨架支柱安装后出现倾斜,骨架支柱无法对巷道顶板进行有效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矿井巷道支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护板安装繁琐和位置调整不精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中部设有圆形槽,圆形槽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支护板,多个支护板分别朝向底板的中轴线滑动;还包括与圆形槽同轴转动连接的环体,环体固定设有多个推动对应支护板滑动的第一弧形块;
圆形槽的侧壁设有同轴的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部固定设有第二弧形块,环形槽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块的最低点齐平且抵接的横切面块,环形槽位于第二弧形块的正下方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固定设有固定机构;环体外周竖直滑动连接有与第二弧形块抵接的固定板,固定板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配合对固定板限位。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方案将支柱放置于圆形槽内,支柱位于多个支护板之间,底板支撑支柱。由于环体和圆形槽同轴转动连接,而多个支护板朝向底板的中轴线滑动(即朝向支柱滑动),而环体固定设有多个推动对应支护板滑动的第一弧形块,此时转动环体,环体带动多个第一弧形块一起转动,第一弧形块转动的过程逐渐推动对应的支护板朝向支柱移动,多个支护板同步移动并靠紧支柱,最终将支柱夹紧。
在环体转动的过程中,环体带动连接结构和固定板一起转动,此时连接结构移动到固定槽内,同时固定板围绕底板中轴线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弧形块向下挤压固定板,使固定板插入到固定槽,并且环形槽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块的最低点齐平且抵接的横切面块,固定板又从第二弧形块的最低点移动到横切面块,横切面块保持对固定板的挤压,而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接触配合对固定板限位,从而使多个支护板保持对支柱的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蓝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蓝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2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