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NCT治疗束的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71970.4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8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石斌;刘蕴韬;宋明哲;张书峰;陈军;张志永;方竹君;李春娟;倪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G01T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何娜;张颖玲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nct 治疗 探测 装置 | ||
1.一种BNCT治疗束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包括:
可选择性拆装的筛选件;
可选择性拆装的转换件;
探测组件,所述探测组件包括沿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漂移电极、通道电极板和阳极板,所述漂移电极与所述通道电极板之间充有工作气体,所述通道电极板设有若干个沿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贯穿的电子通道,以允许电子经所述电子通道穿过所述通道电极板,所述漂移电极和所述通道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场,以驱动电子从所述漂移电极朝向所述通道电极板移动,所述阳极板朝向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的一侧设有若干个读出器;
所述探测装置包括第一工作状态、第二工作状态和第三工作状态;
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筛选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漂移电极朝向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的一侧,所述转换件设于所述筛选件与所述通道电极板之间;
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BNCT治疗束直接射入所述漂移电极,所述转换件设于所述筛选件与所述通道电极板之间;
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BNCT治疗束直接射入所述漂移电极,且所述通道电极板直接接收BNCT治疗束与所述工作气体产生的带电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件的材料为镉;和\或,所述转换件的材料为6Li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气体为氩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朝向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一侧表面的表面电阻率为1MΩ/cm2至1kMΩ/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朝向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一侧表面镀有金刚石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电极和所述通道电极板中至少一者可沿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漂移电极与所述通道电极板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柱,所述支柱连接于所述通道电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之间,所述支柱为导电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柱阵列排布,且各所述支柱之间间距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和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转换件设于所述漂移电极与所述通道电极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出器包括第一读出条和第二读出条,各所述第一读出条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彼此之间等间距平行设置,各所述第二读出条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彼此之间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读出条和所述第二读出条交错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接地,所述漂移电极和所述通道电极板均接负高压,且所述漂移电极的负高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通道电极板的负高压的绝对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有安装腔,所述探测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外壳朝向BNCT治疗束射入方向的一侧设有入射孔,所述入射孔连通所述安装腔与外界,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筛选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外壳的外侧且覆于所述入射孔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铝制和\或不锈钢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719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