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8559.1 | 申请日: | 202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廉会良;王立;朱建斌;高泽羽;刘发存;李纲;王军;周鹤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00 | 分类号: | C22B11/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7199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建***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硫酸钠 脱硫 回收 微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5)以及设置在筒体(5)顶部的上封头(3),筒体(5)顶部侧面连接有进液管(2),底部连接有出液管(1),出液管(1)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撑腿(4);筒体(5)内部安装有孔板(6)且孔板(6)的安装高度低于进液管(2)的管口下沿;孔板(6)上插设有吸附柱(15),该吸附柱(15)顶部设有敞开式的进液口(18),底部设有出液口(17),进液口(18)和出液口(17)之间上下间隔设置有两块格栅板(14),两块格栅板(14)之间设置有由活性炭颗粒填充而成的活性炭吸附层(16);上封头(3)底部安装有上法兰(9),该上法兰(9)与设置在筒体(5)顶部的下法兰(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3)顶部居中设置有提升座(10),提升座(10)上插设有可在提升座(10)内上下移动的提升杆(12),该提升杆(12)与固定在筒体(5)上的上封头旋转机构(13)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旋转机构(13)包括固定在筒体(5)顶部侧面的耳板(131),耳板(131)上转动连接有异形杆(132),异形杆(132)另一端与提升杆(1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12)顶部固定有转动手柄(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3)顶部还设有压力表接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中的活性炭颗粒大小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法兰(7)与上法兰(9)的接触面上还安装有橡胶密封垫(8)。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进行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亚硫酸钠脱硫液从进液管(2)泵入筒体(5)上部,筒体(5)上部的亚硫酸钠脱硫液经进液口(18)进入吸附柱(15)内向下流动渗入活性炭吸附层(16)中,活性炭吸附层(16)内的活性炭颗粒会将溶液中的微量金吸附至活性炭颗粒表面,从而实现溶液中微量金的回收;吸附处理后的亚硫酸钠脱硫液从吸附柱(15)底部的出液口(17)流出进入筒体(5)下部,最后经筒体(5)底部的出液管(1)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利用从亚硫酸钠脱硫液中回收微量金的装置进行回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6)内的活性炭颗粒为改性处理的活性炭颗粒,改性方法为:使用清水浸泡2~4h并略去表面浮渣,随后取出沥干水分,使用浓度为0.5~1mol/L的氯化钠溶液对活性炭颗粒浸泡6~12h后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85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