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jHNF4多肽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968.2 | 申请日: | 202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4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吴开娟;黄帅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07K16/2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长沙睿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7 | 代理人: | 周松华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jhnf4 多肽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jHNF4多肽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载SjHNF4蛋白序列,筛选多肽序列,在N端增添一个半胱氨酸,随后进行多肽合成和纯化,偶联得到重组多肽,并将偶联的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利用混合物免疫哺乳动物,采取该哺乳动物的心脏血液并分离血清,获得多肽抗体。利用ELISA方法检测多肽抗体效价,然后用多肽亲和层析柱纯化多肽抗体。最后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亲和力。本发明所得多肽抗体具有高纯度(不低于90%)和高效价(不低于512000),纯度和免疫原性都较好,可满足多种实验需求并具有商业化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jHNF4多肽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受体(NRs)是后生动物中关键的转录调控因子,在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包括细胞稳态、分化、增殖、发育。典型的NRs蛋白质结构包含一个N端-A/B结构域、一个C区DNA结合结构域(DBD)、一个铰链(D区)和一个C-端配体结合结构域(LBD)。血吸虫病是一类严重却被忽视的热带病,对人类造成一系列的病理损害。血吸虫病主要由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三种血吸虫引起,血吸虫寄生在宿主静脉内对宿主的肝脏、肠道等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吡喹酮是治疗血吸虫病唯一有效的药物,但其存在副作用、耐药性等缺点。寻找新的药物靶点是至关重要的,核受体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靶标分子,在血吸虫的研究中也逐渐兴起。
其中,日本血吸虫中有4个NRs的全长cDNA已被克隆和研究,包括视黄醇X受体1(SjRXR1),SjRXR2,甲状腺激素受体(SjTHRβ)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肝细胞核因子4(HNF4)属于NRs家族,已在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基因组中被鉴定。2020年的一篇研究对曼氏血吸虫进行了单细胞测序分析筛选出对血吸虫血液喂养,肠道维持和体内病理密切相关的靶标HNF4。这些研究显示HNF4对于血吸虫的各项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市面上尚无针对血吸虫HNF4的商业化抗体,并且重组蛋白抗体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制备周期长难度高,使得目前对HNF4的研究仅停留在基因层面,并未表征其具体的生物学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SjHNF4多肽抗体、制备方法及应用,特异性好,纯度高,可用于SjHNF4蛋白水平的功能研究,有助于推动日本血吸虫核受体的进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1、一种SjHNF4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SjHNF4蛋白序列,使用OptimumAntigenTM在线网站分析SjHNF4全长蛋白序列并筛选符合要求的多肽序列,即得。
2、一种SjHNF4多肽抗体的制备方法,先在前述SjHNF4多肽的N端加一个半胱氨酸C,得到如SEQ ID NO.2所示的多肽,然后将该多肽与载体蛋白交联形成交联多肽,再利用交联多肽免疫哺乳动物,采取该哺乳动物的心脏血液并分离血清,即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多肽抗体的效价在1:512000以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载体蛋白为匙孔血蓝蛋白(KLH),多肽的巯基与KLH的氨基通过MBS交联剂形成交联多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交联多肽与弗氏完全佐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对哺乳动物皮下注射实现免疫。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免疫包括3次,初次免疫后在第14天和第35天进行加强免疫,第三次免疫后7天,对哺乳动物进行心脏采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哺乳动物选自新西兰大白兔、日本大耳兔、小鼠中的任一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得多肽抗体采用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