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963.X | 申请日: | 202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5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云强;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韶华塑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32 | 分类号: | C04B26/32;H02K15/16;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嘉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515 | 代理人: | 熊亮亮 |
地址: | 31401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耐高温 平衡 胶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包括树脂泥和固化泥,其特征在于,树脂泥和固化泥中均添加有支状氮化硼、云母粉、硅灰和碳化钨粉混合而成的复合填料;
所述支状氮化硼由以下方法制备:
步骤A1:将马来酸酐、对甲苯磺酸和去离子水溶解,再加入季戊四醇,搅拌状态升温至110-120℃回流反应3-4h,得到中间体1;
步骤A2:将三聚氰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DMF预升温溶解,之后加入中间体1,搅拌状态继续升温至85-95℃,反应1.5-1.8h,得到中间体2;
步骤A3:将二氧六环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升温至80℃,加入中间体2和硼酸,高速搅拌溶解至均匀的溶液,旋蒸直至出现白色絮状物生成,置于28kHz下超声振荡至冷却至40℃以下,离心取底层沉淀烘干,得到前驱体;
步骤A4:将前驱体置于焙烧炉中,氮气氛围下,在220-250℃下保温焙烧30-50min,继续升温至500-600℃保温焙烧1.5-2h,之后升温至950-980℃保温焙烧1-1.2h,随炉冷却至500℃取出水淬冷却、干燥、打散,得到支状氮化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其特征在于,季戊四醇、马来酸酐、对甲苯磺酸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1mol:0.42-0.45mol:0.28-0.33g:500-60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其特征在于,中间体1、三聚氰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DMF的用量比为0.1mol:0.41-0.42mol:0.55-0.65g:320-380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其特征在于,中间体2、硼酸、二氧六环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0.1mol:0.9-0.95mol:300-450mL:1.5-1.8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其特征在于,支状氮化硼、云母粉、硅灰和碳化钨粉的用量质量比为1:0.2-0.4:0.1-0.15:0.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其特征在于,树脂泥按照重量计包括:有机硅环氧树脂10-20份、复合填料35-45份和稀释剂8-12份;固化泥按照重量计包括:固化剂9-15份、促进剂1-3份、复合填料20-30份和溶剂10-1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其特征在于,有机硅环氧树脂为ERS-Si1700,固化剂为V1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有机硅环氧树脂和稀释剂混合,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复合填料混合后捏合成型,制成树脂泥;
步骤S2:将固化剂、促进剂用溶剂稀释混合,再加入复合填料捏合成型,制成固化泥;
步骤S3:将树脂泥和固化泥捏合,制成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导热型耐高温平衡胶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树脂泥和固化泥用量质量比为1:0.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韶华塑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韶华塑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9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