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臭灵丹酸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耐药菌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119.7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平;张兰春;张恒罡;马迪微;侯博;陈兴龙;胡炜彦;丁彩凤;于浩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7/42 | 分类号: | C07C57/42;C07C51/42;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圳博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陈烈军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桉烷型 倍半萜 化合物 灵丹 及其 制备 方法 耐药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臭灵丹酸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耐药菌中的应用。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臭灵丹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并用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鉴定为臭灵丹酸。本发明的臭灵丹酸通过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实验数据显示该化合物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耐药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具有开发成抗耐药菌药物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臭灵丹酸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耐药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一种重要的抗菌剂,不仅对人类的细菌感染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且可以作为一种促进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的饲料添加剂。虽然各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抗生素的管制力度,但减少的数量仍不足以弥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污染。环境中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耐药性问题已成为全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且这种耐药性很可能会持续下去。抗生素不仅是引起耐药性细菌的重要诱变因素,同时也能与其它环境因素一起作用,使人类患哮喘、鼻炎等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抗生素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公众健康计划,因此对于新的耐药菌产生的潜在影响还不清楚。
天然药物在我国药物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普遍认为,通过寻求抗生素的替代品来防止和防止细菌的出现是最有前景的方法。而中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均来源于自然的天然植物,因此被视为较为环保绿色的中草药。由于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效性等特点,在临床上无显著的耐药性,具有抑制炎症、抑制过敏、排异等作用,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疾病控制作用。所以,从中药中寻求新的抗菌药物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臭灵丹(LaggeraPterodonta(DC.)Benth)为菊科六棱菊属药用植物,别名狮子草、臭叶子、六棱菊等,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主产于我国云南省,药源丰富。《云南中草药》、《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滇南本草》等著作中都对云南民间使用的臭灵丹有大量的记载,具有治疗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疟疾等疾病的功效。目前已经从该属植物中鉴定的化合物主要为桉烷型倍半萜及黄酮醇类化合物。
臭灵丹酸(Pterodontic acid)属于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含有不饱和酸结构,主要存在于臭灵丹枝叶等地上部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及抗病毒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臭灵丹酸对大肠杆菌同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对臭灵丹酸进行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耐药菌和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耐药菌抑制活性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性,特别是能抑制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大肠杆菌的效果,从而解决目前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些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臭灵丹酸,分子式C15H22O2,其结构式如下:
上述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臭灵丹酸的提取纯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臭灵丹的药材粉碎,用95%乙醇(9倍于样本)加热回流3小时,滤去残渣,再用9倍95%乙醇回流萃取,重复提取三次后,将滤液合并再减压浓缩,以获得提取物;
(2)将臭灵丹的乙醇提取物与蒸馏水:乙酸乙酯(1:1)混合于分液漏斗中,再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在减压条件下用旋转蒸发器对萃取液进行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的浸出物。
(3)用硅胶(100-300目)柱色谱法分离臭灵丹乙酸乙酯部分,用CHCl3:MeOH(95:5,8:l,4:1,MeOH)进行梯度洗脱,将相似组分经TLC薄层层析进行合并,获得9个区段A-I。
(4)其中在D区段发现了大量的结晶现象,通过洗涤、重结晶等方法纯化,获得了最终的目标化合物臭灵丹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云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锅炖调味酱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的智能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