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洗碗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2183.3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0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L15/50 | 分类号: | A47L15/50;A47L15/14;A47L15/48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洗碗机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一种家用洗碗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铰接于上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围形成有密封腔,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道,第一进水管道与上壳体的一侧相连通,第一进水管道的多个第一出水口与支撑板的下侧均相连通,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转筒,多个第一转筒的下侧均开设有空腔;第二进水管道与下壳体的一侧相连通,第二进水管道与软管相连通,分流管的第二进水口与软管相连通,第二转筒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分流管的第二出水口,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移动板的下侧相连接,下壳体的底壁设置有集水结构,集水结构的输入端相对于移动板布置。本设计清洗效果好、清洗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洗碗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碗机进入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为我们的厨房餐具清洁带来了便利。现有的洗碗机一般在内部设置有搁架,通过喷淋器喷射进行清洗,例如专利CN102525372A公开了一种洗碗机,通过将需要清洗的碗放置在搁架上,然后对搁架上的碗进行冲洗实现洗碗。由于这类产品在放置清洗的碗时,一般会将碗摞在一起,在搁架上清洗的碗可能不会被水完全冲洗到,从而导致清洗效果不理想,同时受到碗自身结构的影响,部分污渍会残留在碗的内表面,导致取出碗时,仍需要手动清洗一次,清洗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洗碗机清洗效果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的家用洗碗机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家用洗碗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铰接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围形成有密封腔,所述上壳体的内壁水平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道,所述第一进水管道的第一进水口与所述上壳体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道设置有多个第一出水口,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均相连通,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转筒,多个所述第一转筒的下侧均开设有空腔,多个所述空腔与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空腔的形状与倒放的碗的外形相匹配;
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第二进水管道、软管,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进水口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的出水口与软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移动板内部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第二进水口与软管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多个第二出水口均穿过所述移动板的上侧后套设有第二转筒,多个所述第二转筒与多个第一转筒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第二转筒的外形与倒放的碗的内形相匹配,所述移动板的上侧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筒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分流管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移动槽后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下壳体的外侧,所述下壳体的底壁设置有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的输入端相对于所述移动板布置。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防护罩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上壳体的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后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接,所述分流管的多个第二出水口的外周面均套设有所述从动齿轮,多个所述从动齿轮依次啮合连接且均位于所述移动板的上侧,位于首部的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匹配,所述防护罩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覆盖在多个所述从动齿轮的外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合围成L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多个所述第三连接部竖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三连接部与多个所述第二转筒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转筒的下侧位于第三连接部内,所述第二转筒的下侧与从动齿轮的中心处相连接。
所述第二转筒包括杆部和盖部,所述盖部的上端面与倒放的碗的内形相匹配,所述盖部的下端面呈凹弧形,所述杆部套设于所述分流管靠近第二出水口的外周面,所述杆部的上端与所述盖部相连通,所述杆部的下端连接于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处且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商学院,未经武汉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2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