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合一智能传感器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1441.6 | 申请日: | 2023-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凯;汪民;许玉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20 | 分类号: | G01K13/20;G01K13/25;G01K1/08;G01K1/16;G01K1/26;G01N3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崔征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一 智能 传感器 模组 制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合一智能传感器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包括:制备湿度传感器组,通过湿度传感器组检测腋窝湿度;湿度传感器组设置于智能传感器模组的传感探测端几何中心;制备压力传感器组,通过压力传感器组检测腋窝肌肉夹持压力;压力传感器组设置在湿度传感器组的外围,处于湿度传感器组与温度传感器组之间;制备温度传感器组,通过温度传感器组检测腋窝温度;温度传感器组设置在压力传感器组外围;制备智能处理控制器组,通过智能处理控制器组,智能分析腋窝出汗程度,智能判定腋窝肌肉夹持传感器检测探头与腋窝贴合程度及夹持位置,控制精确检测腋窝实际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检测智能传感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合一智能传感器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传感器精确检测通常通过提高传感器检测次数或单一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实现,但是难以进行多种传感器合成的互相配合及逻辑控制;体温检测通常仍然通过人的感觉确定体温计夹持位置,难以确定准确合格的肌肉加持力贴合度,造成体温测量并非特别精确;人体腋窝汗液会对腋窝的湿度及温度造成影响,现在仍然难以精准评估排汗对身体状态反映及体温检测影响程度,干燥和潮湿状态对传感器检测的影响仍待精确检测及准确分析;多次测量的误差较大,体温准确检测精度及智能分析评估等方面尚需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多合一智能传感器模组制备方法及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合一智能传感器模组制备方法,包括:
S100:制备湿度传感器组,通过湿度传感器组检测腋窝湿度;湿度传感器组设置于智能传感器模组的传感探测端几何中心;
S200:制备压力传感器组,通过压力传感器组检测腋窝肌肉夹持压力;压力传感器组设置在湿度传感器组的外围,处于湿度传感器组与温度传感器组之间;
S300:制备温度传感器组,通过温度传感器组检测腋窝温度;温度传感器组设置在压力传感器组外围;
S400:制备智能处理控制器组,通过智能处理控制器组,智能分析腋窝出汗程度,智能判定腋窝肌肉夹持传感器检测探头与腋窝贴合程度及夹持位置,控制精确检测腋窝实际温度。
优选的,S100包括:
S101:设置湿度传感器组几何中心与智能传感器模组的传感探测端几何中心重合;
S102:湿度传感器组设置有湿度传感芯片;湿度传感芯片的湿度感应面上设置微型气流通道槽,微型气流通道槽倒扣在湿度感应面上,微型气流通道槽与湿度感应面接触边缘密闭封装,微型气流通道槽与湿度感应面形成微气流通道;
S103:通过控制微型吸气风机开启形成负压,使周围待测气体进入阵列化进气网微孔流过微气流通道,利用湿度感应面检测待测气体湿度获取腋窝排汗湿度。
优选的,S200包括:
S201:制备压力传感器组,压力传感器组设置在湿度传感器组的外围;处于湿度传感器组与温度传感器组之间;
S202:压力传感器组设置有八个方形压力检测面,方形压力检测面内侧面朝向湿度传感器组,并与湿度传感器组具有第一点阵支撑连接;方形压力检测面外侧面朝向温度传感器组,并与温度传感器组具有第二点阵支撑连接;八个方形压力检测面构成正八面体结构;
S203:检测压力时,八个方形压力检测面在受到外部压力时,由于各方向压力非均匀对称,取压力最大压力检测面的压力检测值作为取样检测压力值。
优选的,S300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1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