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谱采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60958.3 | 申请日: | 2023-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3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芹;陈静;蔡宏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卓立汉光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G01J3/02;G01N21/25;G01N21/359;G01N21/65;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岩松;赵燕力 |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为一种光谱采集装置,该光谱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用于采集红外信息的光谱采集机构,光谱采集机构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用于对光谱采集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设置于第二腔室内;屏蔽隔板,屏蔽隔板设置于壳体内并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屏蔽隔板用于隔离控制机构所产生的电磁场对光谱采集机构的干扰。本发明解决了光谱采集装置电磁屏蔽效果不佳、信噪比差、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谱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谱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红外探测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其利用目标所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探索、预测和追踪目标,从而用于识别和分析探测目标的详细信息。经过近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的近红外技术已经渗透到安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用于实验室、车间、仓库、码头等现场;对珠宝、玉石、原料等物品进行快速识别;用于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快速检测识别等)。
红外探测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探测目标与所在背景的红外存在辐射差异,并且该辐射差异所形成的图像会反应目标的详细信息,红外探测技术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完成探测的工作。
随着近红外探测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近红外探测仪器在使用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近红外探测仪器拥有更高的定位跟踪精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高的探测灵敏度均是为满足所探测目标的最小可探测辐照度和噪声等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探测需求。
目前,国内现有的近红外探测仪器普遍存在结构体积大,内部结构采用平摆浮搁的简单安装方式,电磁屏蔽性不佳,信噪比差等缺点;尤其用于拉曼光谱分析进行物质定量定性分析中,测量的信号极其微弱,因此需要高信噪比、高灵敏度的光谱采集装置。
针对近红外探测技术中光谱采集装置电磁屏蔽效果不佳、信噪比差、结构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光谱采集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谱采集装置,能够提供更高的定位跟踪精度,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快速的探测灵敏度,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使用、携带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谱采集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用于采集红外信息的光谱采集机构,所述光谱采集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用于对所述光谱采集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屏蔽隔板,所述屏蔽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屏蔽隔板用于隔离所述控制机构所产生的电磁场对所述光谱采集机构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光谱采集机构包括采集红外信息的探测器和对采集到的所述红外信息进行预处理的信号处理板,所述信号处理板与所述探测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光谱采集机构还包括导热块,所述导热块设置于所述屏蔽隔板上,所述探测器通过所述导热块与所述屏蔽隔板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测器的表面设置有导热层。
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第一防静电隔片,所述第一防静电隔片位于信号处理板与所述屏蔽隔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卓立汉光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卓立汉光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0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