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7895.6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2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周云海;黄子鉴;王子健;黎小刚;刘士洋;周杰;宋何阳;刘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L11/02 | 分类号: | G01L11/02;G01J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沈晓彦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偏振 原理 水地 水压 传感 系统 | ||
1.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表面设置有压力接触模块,所述盒体内部包括:压力传感模块、光强检测模块和压力分析模块;
所述压力接触模块,用于根据地下水的压力作用产生压力信号;
所述压力传感模块,用于将所述压力信号传递至所述光强检测模块;
所述光强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产生光强变化;
所述压力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强变化,获取地下水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模块包括:受压弹簧、变形传递轴和支撑底座;
所述受压弹簧一端与所述压力接触模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座用于支撑所述受压弹簧;
所述变形传递轴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与所述受压弹簧中部,所述固定部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穿过所述受压弹簧内部与所述压力接触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光强检测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检测模块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单色光源,在所述单色光源的一侧,距离所述单色光源由近及远依次设置有第一起偏器、检偏器、第一投影接收器、第一光强检测器,在所述单色光源的另一侧,距离所述单色光源由近及远依次设置有第二起偏器、第二投影接收器、第二光强检测器,其中,所述第一起偏器、第二起偏器、检偏器、第一投影接收器、第二投影接收器、第一光强检测器和第二光强检测器均位于所述固定底座上,且均位于同一光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强检测模块中的所述检偏器基于所述压力信号转动一定角度,基于所述检偏器转动产生光强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检偏器的转动产生光强变化包括:
当所述检偏器未转动时,所述单色光源的非偏振光入射到所述第二起偏器后,到达所述第二投影接收器时,所述第二光强检测器测得第二光强度;
当所述检偏器转动一定角度时,所述单色光源的非偏振光入射到所述第一起偏器后,再通过所述检偏器,最后到达所述第一投影接收器,通过所述第一光强检测器光强检测器测得第一光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光强度获得所述光强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分析模块中,获取所述地下水压力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光强度和所述第二光强度,利用光偏振理论计算方式,获取所述检偏器的转动角度;
基于所述转动角度,通过分析集成获取变形量;
基于所述变形量,获取所述地下水压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量为:
Δd=Lsinα,
其中,Δd为变形量,α为转动角度,L为变形传递轴与检偏器的连接杆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水压力值为:
P=FS=KΔdS,
其中,F为地下水压力值,Δd为变形量,K为弹簧刚度常数,S为盒体受压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偏振原理的富水地层水压力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硅胶,用于加强压力传感系统的防水密封性;
供电仓,用于为所述光强检测模块和所述压力分析模块供电;
数据传输天线,用于对所述地下水压力值进行实时监测;
其中,所述防水硅胶位于所述压力接触模块下方,所述供电仓位于所述盒体内部,所述数据传输天线的一端位于所述所述盒体内部,另一端位于所述盒体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78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