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交互的手部模型重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4877.2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陈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V40/20;G06V10/40;G06V10/82;G06V10/80;G06N3/0464;G06N3/045;G06N3/042;G06N3/048;G06N3/08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赵燕秋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交互 模型 重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交互的手部模型重建方法,在手姿估计阶段引入了特征交互的处理方式,使得手部特征和骨骼特征能更有效的相互学习,使得在遮挡情况下,手势识别结果也能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在特征提取方面,子网络的应用也降低了网络的参数,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最终,网络的输出呈现的是含有表面纹理信息的手型,相较于传统的手姿估计结果呈现的只是由点与线构成的手型,本发明得到的手部重建模型更贴合人的手型,在人机交互时能实现更真实的交互体验,同时也能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特征交互的手部模型重建方法。
背景技术
手部模型重建是指从图像或视频中重建三维手部模型的过程。它可以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手部姿态估计等领域,手部模型重建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手部姿态估计和三维模型重建。
在手部姿态估计阶段,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来预测手部姿态,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s)对手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预测手的姿态。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增加训练数据和改进网络架构来提高精度。此外,还可以使用多任务学习的方法来同时预测手部的姿势和手的位置,以提高预测精度。而对于当下手姿估计遇到的问题来说,遮挡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当手与外界物体进行交互的过程中,时常由于手的部分被物体遮挡,从而导致最终的手姿估计出现关节扭曲、估计位置不对等问题,若只是通过简单的特征提取或增加训练数据,而不结合利用图像所能提供的上下文信息,遮挡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特征交互的手部模型重建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手部被其他物体遮挡,导致手部姿态估计不准确,从而影响手部模型重建准确度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特征交互的手部模型重建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获取由手姿训练图片构成的数据集;
步骤2、对步骤1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手部图像;
步骤3、构建手部姿态估计的网络模型结构,结合预处理后的手部图像预测3D手姿位置;
步骤4、根据预测3D手姿位置重建初始手部模型;
步骤5、设置步骤3中的手部姿态估计的网络参数,将预处理后的手部图像输入手部姿态估计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手部姿态估计网络模型保存输出;
步骤6、将预处理后的手部图像输入训练好的手部姿态估计网络模型,将输出结果再输入重建初始手部模型进行训练,并将训练好的模型保存,得到重建的手部模型。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2具体过程为:
将手姿训练图片进行裁剪成256×256大小,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手部图像;
其中,在数据预处理阶段选择手腕处的关节作为根关节,从根关节到中指底部关节的骨头被定义为参考骨。
步骤3具体过程为:
构建手部姿态估计的网络模型结构包括2D手姿估计网络、3D手姿估计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4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