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道口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4538.4 | 申请日: | 202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9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聂志国;刘沛;林强;屈丹丹;焦万立;杨瑶;李响;金波;陈颖丽;张庆琛;金松岳;王春华;吴振宇;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9/08 | 分类号: | B61L29/08;B61L2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许洋洋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道口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安全道口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控制方法包括:道口子系统根据获取的信号设备状态信息和铁路列车运行位置信息,输出控制命令至输入输出子系统;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控制命令对信号设备进行控制,自动控制道口关闭或开启。本发明采用安全计算主机完成道口逻辑运算,采用电子执行单元控制栏木机、信号机、音响设备等道口信号设备并采集信号设备状态,形成闭环管理的安全控制过程;根据列车运行位置自动控制道口关闭、开启,具备区域邻接道口群组控制功能,配置人工控制盘,具备应急人工控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道口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平交道口允许公路交通穿越铁路线路,因此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才能有效的保证公路交通车辆、行人的安全。
传统的铁路平交道口,通常采用人工控制方式,道口值守人员接到调度电话或者检测铁路列车接近通知时,人工关闭道口;铁路列车通过道口后,人工打开道口。这种控制方式对值守人员的专注度和在岗情况要求较高,若铁路列车运行计划临时调整,值守人员又暂时未注意到铁路列车接近道口,则很容易引发碰撞危险。
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条铁路线路,设置了相邻的几处公路交通通过道口时,传统的道口控制系统,只能分设几套道口控制设备并分别配置值守人员,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道口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道口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道口子系统根据获取的信号设备状态信息和铁路列车运行位置信息,输出控制命令至输入输出子系统;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控制命令对信号设备进行控制,自动控制道口关闭或开启。
进一步的,信号设备包括信号机、栏木机和音响设备,信号机包括遮断信号机和道口信号机。
进一步的,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控制命令对栏木机进行控制包括以下步骤:
若有铁路列车接近道口时,或没有铁路列车接近道口,铁路列车已进入但是还未驶出道口时,道口子系统向输入输出子系统发送降下栏木指令,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降下栏木指令控制栏木机驱动栏木下降,关闭道口。
进一步的,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控制命令对栏木机进行控制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没有铁路列车接近道口,铁路列车已驶出道口时,道口子系统根据来自联锁系统的远程遥控关闭道口指令,向输入输出子系统发送降下栏木指令,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降下栏木指令控制栏木机驱动栏木下降,关闭道口。
进一步的,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控制命令对栏木机进行控制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没有铁路列车接近道口,铁路列车已驶出道口,道口子系统未接收到来自联锁系统的远程遥控关闭道口指令时,也未接收到来自人工控制盘的关闭道口指令,道口子系统通过输入输出子系统检查遮断信号机恢复禁止信号,向输入输出子系统发送升起栏木指令,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升起栏木指令控制栏木机驱动栏木升起,打开道口。
进一步的,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降下栏木指令控制栏木机驱动栏木下降具体如下:
输入输出子系统依次闭合第一级动力电源开关、第二级动输出回路开关以及第三级动输出回路开关,控制栏木机驱动栏木开始降下,输入输出子系统实时获取栏木的位置,若栏木到达水平位置或超出预定的时间,输入输出子系统依次断开第三级动输出回路开关、第二级动输出回路开关和第一级动力电源开关,若栏木未到达水平位置或未超出预定的时间,持续栏木转换,栏木机继续驱动栏木降下。
进一步的,输入输出子系统根据升起栏木指令控制栏木机驱动栏木升起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45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