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弹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3460.4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汪沁;梁建新;皮世星;余越川;徐海;李婧;梁红;张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陈庆 |
地址: | 62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觉 检测 弹簧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弹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用于输送待检测弹簧的弹簧输送线,设置有用以照明待检测弹簧的光源;外形检测机构,包括初检装置和精检装置;初检装置和精检装置均包括成像装置和处理器装置;弹力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弹簧弹力的弹力测试仪;第一分拣机构,用于对经过初步视觉检测的弹簧进行分拣;第二分拣机构,用于对经过再次视觉检测的弹簧进行分拣;第三分拣机构,用于对经过弹力检测的弹簧进行分拣。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输送、检测、分拣以完成弹簧的外形检测和弹力检测,不仅提高了弹簧检测工作的全面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弹簧检测的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力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识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弹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弹簧作为机械部件的弹性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劳损,因此需要对弹簧进行精密的检测。目前弹簧的检测大多是通过人工检测实现的,但由于弹簧的规格较多、数量较大,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对应的标准进行判断,造成了极大的人工检测强度,且检测工作依赖检测人员的个人经验,不同检测人员对同一弹簧的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果;由此,人工检测不仅降低了检测工作的效率,也增加了检测工作的出错率。
可见,当前的弹簧检测工作还存在亟待改进的空间,需要进行优化调整以提高检测工作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正确率。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至少为克服其中一种上述内容提到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弹簧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通过视觉检测技术对弹簧进行捕捉分析,根据图像处理对比达到弹簧检测的目的,实现了提高检测工作的自动化、标准化和正确率;同时可进行批量检测,极大的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的检测装置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弹簧检测装置,包括:
弹簧输送线,用于输送待检测弹簧并使弹簧通过视觉检测位,弹簧输送线上设置有用以照明待检测弹簧的光源;
外形检测机构,包括用于对弹簧进行初步视觉检测的初检装置,和用于对弹簧进行再次视觉检测的精检装置;初检装置和精检装置均包括用于获取弹簧图像的成像装置,用于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的处理器装置;
弹力检测机构,包括用于检测弹簧弹力的弹力测试仪;
第一分拣机构,用于对经过初步视觉检测的弹簧进行分拣,并通过第一机械臂将外形合格的弹簧分拣至精检装置;
第二分拣机构,用于对经过再次视觉检测的弹簧进行分拣,并通过第二机械臂将外形合格的弹簧分拣至弹力检测机构;
第三分拣机构,用于对经过弹力检测的弹簧进行分拣,并通过第三机械臂将检测不合格的弹簧作为次品分拣,通过第三机械臂将检测合格的弹簧作为成品分拣。
上述公开的检测装置,通过弹簧输送线将弹簧输送至视觉检测位下方,便于外形检测机构进行初步视觉检测和再次视觉检测,从而筛除弹簧中存在缠绕、尺寸误差的产品,保留外形检测合格的弹簧并被分拣至后续的弹力检测机构进行再次分选,最终可分选出合格的弹簧产品。通过本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完成弹簧的检测和分选,不仅能够提高弹簧的检测覆盖面,也提高了检测的效率,降低了弹簧检测的人力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弹簧产品的出厂合格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按照弹簧本身的形状结构进行适应性输送,可采用多种可行的方案作为弹簧输送线,方案并不被唯一限定,此处进行优化并提出其中一种可行的选择:所述的弹簧输送线包括输送通道结构,输送通道结构用于带动设置于其上的弹簧承托件移动,所述的弹簧承托件上并排设置若干用以放置弹簧的放置槽。采用如此方案时,将弹簧按照放置槽进行依次摆放,并通过弹簧承托件整体放置到弹簧输送线上,从而可实现弹簧的定向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34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