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构建、检测以及与其它红曲的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50344.7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胡绮萍;邱韵静;吴文平;杨丽;邓立萍;谭斯尹;陈向东;刘潇晗;魏梅;沈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6 | 分类号: | G01N30/86;G01N30/3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苏婕 |
地址: | 52824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红曲 指纹 图谱 构建 检测 以及 其它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洛伐他汀对照品,分别制备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和开环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取功能红曲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将所述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所述开环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构建所述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该方法能够获得洛伐他汀和开环洛伐他汀活性成分的色谱峰,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特征性强并且重现性好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鉴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构建、检测以及与其它红曲的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 Went.的菌丝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种仁上形成的红色米,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酒类酿造等领域,是珍贵的药食两用原料。红曲味甘,性温,归肝、脾、大肠经,具有消食健脾,活血化瘀,降脂化浊之功效。用于食积腹胀,泻痢腹痛,瘀滞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跌打损伤,高脂血症。
红曲根据用途可分为色曲、功能红曲和酿造曲(酒曲)。其中,色曲是指色价较高的一类红曲,广泛应用于食品着色;酿造红曲具有较高的糖化酶或酯化酶活力,常用于酒类产品的发酵;功能红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尤其以莫纳可林类,如洛伐他汀,以及聚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最强,其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降血糖、抗骨质疏松和抑菌等作用。
有传统技术测定了16个产地红曲中的洛伐他汀含量,发现不同产地的红曲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差异较大,然而其并未对其测定的红曲的种类进行分析。还有研究人员从流通市场上随机抽取了5份红曲药材,均未从中检出洛伐他汀。随着红曲相关产品的广泛应用,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必要对红曲的工艺和产品属性进行控制,尤其是具有药用价值的功能红曲的质量控制亟需规范。
在血脂康胶囊项下附有红曲药材标准,其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血脂康胶囊的指纹图谱,然而该分析方法所需时间较长,色谱峰的分离度较低,并且仅指认了洛伐他汀所对应的峰。地方标准对红曲药材的质控多以显微鉴别和水分控制为主。亦有对功能红曲中单一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方法,如测定功能红曲中洛伐他汀、洛伐他汀酸、麦角甾醇、核苷类成分、脂肪酸含量等,但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功能红曲的活性成分。还有的传统技术虽建立了红曲药材的指纹图谱,但却未涉及红曲的种类与功能区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其能够获得洛伐他汀和开环洛伐他汀活性成分的色谱峰,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特征性强并且重现性好的优势。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洛伐他汀对照品,分别制备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和开环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
取功能红曲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
分别将所述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所述开环洛伐他汀对照品溶液与所述供试品溶液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构建所述功能红曲的指纹图谱;
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条件包括: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磷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程序包括:0min~6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为30%;6min~2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由30%变化至45%;20min~3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由45%变化至60%;30min~31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由60%变化至90%;31min~33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数保持为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磷酸水溶液中,磷酸的体积分数为0.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0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