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48362.1 | 申请日: | 202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4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森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森贤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B63B35/00;E02F3/90;E02F3/92;E02F3/94;E02F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利 治理 勘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勘探船,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淤泥打散,方便清理的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一种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包括有船体、螺旋桨和支撑板等,船体底部右侧安装有螺旋桨,船体顶部右侧开有用于收集淤泥的收集池,船体顶部连接有能够拆卸的支撑板。本发明的船体可以行驶在水面上,滑杆和勘探轮向下移动至水中时,可以通过滑杆向下移动的距离判断水的深度,淤泥泵可以将淤泥吸到收集池内,对淤泥进行清理,挖泥轮可以将淤泥打散,使淤泥更加的松散,方便淤泥泵抽取淤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勘探船,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
背景技术
在水利治理工程中,需要对江河进行勘探,得到相关的数据,从而方便对水体进行治理,而水中的淤泥是病菌和寄生虫繁殖的温床,所以需要对水中的淤泥进行清理。
在治理水体时,一般是将勘探船放到水面上,然后通过淤泥泵抽取水中的淤泥,对水中的淤泥进行清理,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开动勘探船,对大面积的淤泥进行清理,有的淤泥比较厚,沉积时间比较长,所以沉积在底部的淤泥比较硬,且淤泥泵距离沉积在底部的淤泥比较远,导致淤泥泵难以抽取沉积在底部的淤泥,从而难以将淤泥彻底清理干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沉积在底部的淤泥比较硬,且淤泥泵距离沉积在底部的淤泥比较远,导致淤泥泵难以抽取沉积在底部的淤泥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将淤泥打散,方便清理的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利治理的勘探船,包括有船体、螺旋桨、支撑板、齿条、升降框、安装架、连接块、滑杆、勘探轮、弹性件、升降机构和抽取机构,船体底部右侧安装有螺旋桨,船体顶部右侧开有用于收集淤泥的收集池,船体顶部连接有能够拆卸的支撑板,船体左侧滑动式设有齿条,齿条左侧连接有升降框,船体顶部左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左侧和升降框左侧均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之间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底端转动式连接有勘探轮,下方的连接块和滑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船体上设有用于控制升降框上升和下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框上设有用于抽取淤泥的抽取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一双轴电机、齿轮、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控制器,船体顶部连接有第一双轴电机,第一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与船体转动式连接,第一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均连接有齿轮,齿轮和齿条啮合,下方的连接块底部连接有红外线发射管,滑杆下部连接有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接收管位于红外线发射管的正下方,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构成红外距离传感器,安装架上连接有控制器,第一双轴电机、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抽取机构包括有淤泥泵、第一波纹管、排泥管和打散组件,安装架上连接有淤泥泵,淤泥泵的进泥端上连接有第一波纹管,第一波纹管底端和升降框顶部连接,升降框内部前侧开有淤泥腔,第一波纹管和淤泥腔连通,淤泥泵的出泥端上连接有排泥管,排泥管底端位于收集池内,升降框内设有用于将淤泥打散的打散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散组件包括有挖泥轮、第二双轴电机、传动轮和传动带,升降框内转动式连接有用于将淤泥打散的挖泥轮,挖泥轮为中空设置,挖泥轮和淤泥腔连通,淤泥腔内顶部连接有第二双轴电机,第二双轴电机左侧的输出轴和挖泥轮右部均连接有传动轮,两个传动轮上绕有传动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将淤泥冲散的冲击机构,冲击机构包括有高压水泵、进水管、第二波纹管和喷头,船体顶部连接有高压水泵,高压水泵的进水端上连接有进水管,高压水泵的出水端上连接有第二波纹管,第二波纹管和升降框顶部连接,升降框内部左侧开有集水腔,第二波纹管和集水腔连通,升降框底部左侧连接有多个喷头,喷头和集水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输送淤泥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有螺旋输送杆和传动组件,挖泥轮内转动式连接有用于输送淤泥的螺旋输送杆,螺旋输送杆右端和第二双轴电机右侧的输出轴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森贤,未经黄森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48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血管芯片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心室导管泵的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